線,順帶讓前線部隊進行短時休整。
牧浩洋叫停進攻,與休整基本上沒有關係。
雖然已經打了一個月,而且連續打了兩次大規模地面戰役,但是陸戰隊官兵的精神狀況非常理想,勝利給了官兵很大的希望。更重要的是,除了在攻打布里斯班的時候,傷亡比較慘重之外,其他戰鬥的傷亡都微乎其微。到第三次戰役結束的時候,陸戰隊的傷亡官兵總數還不到六萬,其中陣亡不到兩萬。相對於殲敵數量,以及索羅門群島血戰,傷亡比例已經非常低了。
真正的原因,是陸戰隊的推進速度太快了。
要知道,按照制訂的作戰計劃,第三次戰役應該在三月底,或者四月初結束,然後在四月中旬發動第四次戰役。更重要的是,在計劃中要到第四次戰役才攻佔布里斯班,第三次戰役的攻打目標是羅克漢普敦。大文學也就是說,陸戰隊的進軍速度,已經比計劃中最理想的情況都快了一個半月。
在如此大規模的作戰行動中,進攻速度過快絕對不是好事,因為這意味著後勤補給肯定會出問題,而且後方的支援力量也很難全部部署到位,前線部隊過於疲憊,以及對敵人形成的創擊不夠等等。
有趣的是,這些問題實際上都是保守進攻戰術的問題,而陸戰隊所採用的新式進攻戰術能否存在這些問題,還是個未知數。
當然,處置後的角度來看,牧浩洋的擔心有點多餘。
不可否認,當時肯定存在一些問題,最突出的就是支援力量沒有部署到位,從而使陸戰隊獲得的支援降低。最明顯的就是戰術航空兵沒有完成部署,導致陸戰隊的進攻時獲得的空中支援非常有限。
在第三次戰役結束時,部署到澳大利亞的戰術戰鬥機只有一千二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