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加格勒不會是主要戰場,在這裡的戰鬥都是為了牽制對方的兵力。

當時,布魯希洛夫基本上沒有向伏爾加格勒派遣主力部隊。

真正的主戰場,在伏爾加格勒南面。

為了在這個主戰場上取勝,布魯希洛夫動用了充當戰略預備隊的庫爾斯克方面軍,還對高加索方面軍的作戰行動做了調整。

能夠說,如果不斷讓布魯希洛夫指揮,美俄聯軍就算無法取勝,也肯定能夠阻止隊進軍伏爾加河西岸地區,而且肯定能阻止隊打到黑海港口,最終迫使魏成龍從高加索地區撤軍。

要知道,在高加索與美俄聯軍鏖戰,沒有任何實際性的戰略意義。

說得間接一點,除非翻越高加索山脈,不然就無法要挾到伊朗戰場上的美以聯軍,而隊幾乎不可能翻越高加索山脈,因為幾條主要交通線都在美俄聯軍控制之中,而且南部山區不適合進行機降作戰,也不大適合主力裝甲部隊作戰,只能讓部隊以較小的規模打類似於游擊戰的戰鬥。

當時,南方集團軍群要面對的是兩個俄軍方面軍,以及來自伊朗的五十萬敵人。

雖然魏成龍已經為南方集團軍群補充了兩個集團軍,但是總兵力依然只有二十多萬,不足以控制整個戰場,以至不可能繼續擴大戰線長度。如果要取勝,就得繼續增兵,而打到二月中旬,魏成龍手裡已經沒有多少能夠增派的部隊了。總預備隊中,只有第二四二集團軍還沒有出動。

用掉第二四二集團軍之後,意味著只能調動戰略預備隊,也意味著魏成龍必須全面修改作戰計劃。要知道,在用掉戰略預備隊之後,如果仍然沒能取得突破,魏成龍就只能祈禱在增援到達之前不要戰敗。任何時候,只需動用了戰略預備隊,就應該調整作戰計劃,而不是繼續堅持下去。

所幸的是,諾日羅夫在二月九日回到沃羅涅日,從布魯希洛夫手裡接過了指揮權。

能夠說,這位被俄羅斯總統當成“俄羅斯救星”的美軍上將是隊的救星,因為他的迴歸,間接改變了戰局。

第一百七十九章救星

第一百七十九章救星

百度搜尋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T!~!

..

第一百八十章 圍點打援

第一百八十章圍點打援

最初幾天,諾日羅夫沒有做什麼破壞性的事情,主要是戰局處於膠著狀態,誰也料不準會朝哪個方向發展。大文學

以當時的情況,以至能夠說每一場戰鬥都能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比如,美俄聯軍在格羅茲尼少堅持一天的話,這場會戰的結局就會截然不同,美俄聯軍在斯塔夫羅波爾多堅持一天的話,也會使整場戰役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埃利斯塔的隊如果晚一天行動,結果更會大不一樣。

總有言之,當時的戰場局勢非常模糊。

諾日羅夫再自大,也不會在看清形勢之前出手。

打到二月十四日,第一個變數產生,即斯塔夫羅波爾被隊攻佔,美俄聯軍開始向克拉斯諾達爾撤離。

這下,戰場局勢變得對俄軍不太有利了。

斯塔夫羅波爾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座城市扼守著從北面通往埃利斯塔與從南面通往格羅茲尼的兩條鐵路線,前者關係到了隊的後勤保障,後者則間接決定了美俄聯軍在格羅茲尼的戰鬥。

當時,格羅茲尼的戰鬥還沒結束,美俄聯軍還在堅守。

斯塔夫羅波爾失守,意味著格羅茲尼的數十萬美俄聯軍將無法間接向西撤離,只能翻越高加索山脈,然後從喬治亞的蘇呼米前往索契,再從沿海公路去新羅西斯克、或者是沿鐵路經阿爾馬維爾前往克拉斯諾達爾。明顯,這條路線非常遙遠,主要是格羅茲尼這邊沒有穿越高加索山脈的鐵路。

現實上,就算有穿越高加索山脈的鐵路,格羅茲尼的美俄聯軍也逃不掉。

原因就是,中國陸軍在這邊已經投入了兩個集團軍,還有一個集團軍隨時可能到來,而美俄聯軍根本不可能在隊的炮火打擊下翻越高加索山脈,也就不可能全身而退,傷亡將在所難免。

這下,問題出來了,還要堅守格羅茲尼嗎?

要知道,打到二月十四日,格羅茲尼的美俄聯軍差不多也快完蛋了。大文學

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在二月十三日,指揮兩個師的美軍少將德羅尼就建議投降,但是被俄軍上將基裡連科拒絕。為了安撫美軍,基裡連科答應,在不得不撤離的時候,俄軍負責殿後掩護。

以當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