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不管出現哪種情況,只需兩個集團軍群按計劃行動,結果都不會差。
問題是,中央集團軍群提前三天發動了攻打伏爾加格勒的作戰行動,使得整個戰局都發生了變化。
當時,指揮美俄聯軍作戰的不是諾日羅夫,而是布魯希洛夫。
受哈薩克會戰慘敗影響,諾日羅夫回到莫斯科,去修復他與俄羅斯總統之間的信任裂痕。雖然他的努力產生了作用,俄羅斯總統依然認為他才是俄羅斯的救星,但是在遠離前線的莫斯科,諾日羅夫發揮不了影響力。
布魯希洛夫沒有返回莫斯科,而是留在沃羅列日。
一月十九日,布魯希洛夫還去過伏爾加格勒,只是在當天傍晚就離開了。
當時,布魯希洛夫就意識到,隊很有可能立即發動進攻,而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隊要到二月份才會再次發起進攻。
可惜的是,布魯希洛夫沒有進行提前部署。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他不是美俄聯軍總司令,無法間接調動部隊。
戰鬥打響後,諾日羅夫還在莫斯科,布魯希洛夫成為前線最高指揮官,也就獲得了調動部隊作戰的權力。
一月二十二日,布魯希洛夫做出了一個嚴峻決定:讓駐守埃利斯塔的俄軍穩步向斯塔夫羅波爾撤離,並且調集部署在高加索地區的美俄聯軍加強斯塔夫羅波爾的防禦,準備在這裡擋住隊。
雖然沒有理由相信,布魯希洛夫在這個時候知道隊的進攻計劃,但是他的部署非常具有前瞻性,也有著嚴峻戰略價值。
這個時候,戰場形勢就已改變。
第一百七十八章進攻心切
第一百七十八章進攻心切
百度搜尋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T!~!
..
第一百七十九章 救星
第一百七十九章救星
美俄聯軍退守斯塔夫羅波爾,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大文學
這意味著,南方集團軍群得加快推進速度,而且伏爾加格勒方向上的美俄聯軍不會分兵守衛埃利斯塔。
現實上,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
要知道,以南方集團軍群的戰鬥力,特別是第四十二集團軍的戰鬥力,美俄聯軍絕對守不住斯塔夫羅波爾,最多隻是多堅持幾天。因為沒有守衛埃利斯塔,所以美俄聯軍在該方向上防守的總體時間不會延長多少。至於伏爾加格勒方向上,因為本來就沒有指望美俄聯軍南下增強埃利斯塔的防禦,中央集團軍群早就做好了強攻準備,所以美俄聯軍集中兵力防守的影響也不是很大。
這個時候,第三十九集團軍出了問題。
準確的說,是魏成龍在進攻方案上的漏洞開始產生影響了。
發覺高加索方向上的美俄聯軍向斯塔夫羅波爾聚集後,第三十九集團軍在一月二十五日南下,比中央集團軍群預定強攻伏爾加格勒的時間還提前了一天,而當時第四十二集團軍還在向斯塔夫羅波爾推進,第一三九集團軍則留在埃利斯塔。也就是說,南方集團軍群的三個集團軍全部開上了戰場。
最初兩天,問題還不是問大。
當時,魏成龍也沒有讓第三十九集團軍停下來,因為作戰計劃中明確提到,在時機成熟的時候讓第三十九集團軍南下。
魏成龍沒有阻止第三十九集團軍,還有一個主要原因:讓該集團軍南下是戚凱威。
也就是說,戚凱威間接向第三十九集團軍下達了進攻命令。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戚凱威肯定認為時機成熟了,第三十九集團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掃蕩高加索北部地區的主要交通樞紐,然後建立起一道戰略防線,再動用一個預備集團軍,把上百萬美俄聯軍擋在高加索南面。大文學這樣一來,第三十九集團軍就能在二月初揮師北上,參加圍攻伏爾加格勒的作戰行動。以至有理由相信,第四十二集團軍能在美俄聯軍後援無法到達的情況下,迅速佔領斯塔夫羅波爾,完成向西推進的作戰行動,在二月中旬北上佔領羅斯托夫,完成對伏爾加格勒的戰略包圍。
果真如此的話,就有把握在二月底、最遲三月初攻佔伏爾加格勒。
如此一來,隊就能在開春之後向莫斯科進軍,爭取在夏季佔領莫斯科,結束已經打了一年半的大陸戰爭。
不可否認,戚凱威想得非常美好。
問題是,戰場上的情況千變萬化,而且敵人絕對不會被動挨打。
現實上,布魯希洛夫在調整部署的時候,已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