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部分(2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作戰服是針對零下四十度的氣溫設想的,而極限使用溫度也只有零下六十度。在氣溫低於零下四十度的時候,寒帶冬季作戰服的保暖效果就會降低,導致官兵不適。

結果就是,在嚴寒中,官兵只能老老實實的呆在氣溫比較高的室內。

現實上,就算處理了被服問題,大部分主戰裝備也無法在如此低的氣溫下正常使用,因為地面站平臺的設想指標是在零下四十度以上,只有極少數極地型能在零下八十度的環境下正常運轉。

明顯,中國陸軍不可能為二十個集團軍全部裝備極地型地面戰平臺。

當時,只有執行偵察任務的部隊獲得了極地型地面戰平臺,其他部隊裝備的都是普通的地面戰平臺。

這還不僅僅是地面戰平臺的問題。

在暴風雪的影響下,鐵路肯定得停運。

雖然利用風暴間隙,能夠讓運輸機起降,但是大型電動運輸機的極限使用氣溫也只有零下四十度。

也就是說,氣溫再低的話,大型電動運輸機就得停飛。

相對而言,隊的處境還是非常好的。即便不能長期呆在室外,也至少有一間溫暖舒適的臥室,而且大部分活動能在室內進行。更重要的是,電能供應不是問題,能夠確保空調與供暖裝置正常工作。

在戰線對面,美俄聯軍的處境就沒有這麼理想了。

俄軍自不必多說,因為擴軍的速度太快,後方生產又跟不上,大約有百分之八十的俄軍官兵沒有領到冬季作戰服裝,穿的還是秋季作戰服裝,只能在裡面加上一件羽絨服,有的以至只有棉服。

更要命的是,在如此惡劣的氣象環境下,俄軍還得應付神出鬼沒的中國偵察兵。

當時,獲得了極地型地面戰平臺的偵察部隊沒有閒著,幾乎每天都要出動,偵察只是次要任務,主要就是騷擾美俄聯軍。

結果就是,駐守一線的俄軍軍官用槍逼著士兵去冰天雪地裡放哨。

很多時候,清晨去換崗的俄軍士兵發覺,在夜間執勤的崗哨已經被凍成冰棒了。大批俄軍官兵,就這麼被凍死在了哨卡上。

到了最冷的十一月二十九日,俄軍在室內也不安全。大文學

當時,俄軍以至沒有足夠的燃料用來取暖。

為了應付嚴寒,俄軍開始焚燒一切能燒的東西,包括搭建營房的木板、鋪設在泥濘路面上的毛氈、以至是牲畜的糞便。

結果就是,很多困在房間裡的俄軍因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這場暴風雪,至少奪走了十五萬俄軍官兵的生命。

現實上,美軍的處境也不容樂觀。

雖然得益於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而且早就有所準備,美軍為每一名官兵配發了兩套冬季作戰服,但是其設想指標也太低,無法低於酷寒。所幸的是,美軍部署在戰線後方,不用冒著風雪去站崗放哨,而在營地附近放哨的哨兵,每兩個小時就輪換一次,被凍死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只是,美軍也遇到了難題,即電力供應不足。

當時,美軍還沒有小型聚變供電裝置,主要依靠燃油發動機供電,或者間接從俄羅斯的國家電網獲取電能。

明顯,這無法滿足所有取暖裝置的電力需求。

結果就是,美軍開始用油爐來取暖,大量寶貴的作戰用燃油被用掉了。

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在這一週裡,近六十萬美軍官兵燒掉了一百二十萬噸燃油,還有六十萬噸燃油“借”給了俄軍。

要知道,向烏拉爾前線運送一百八十萬噸燃油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即便如此,在暴風雪過去之後,仍然有百分之四十的美軍官兵染上了肺炎,俄軍的患病率更高。

現實上,隊裡也有不少官兵染上肺炎,只是比例低得多。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隊的營地裡有完善的供暖裝置與通風裝置,不需要在室內升火取暖,能夠保證室內空氣清新,也就降低了疾病傳染的機率。此外,隊的物資供應非常充足,不但有足夠的口糧,還有足夠的藥品,患病的官兵能得到及時救助。當時,前線部隊中,每一千名官兵裡有十八名軍醫,每座營地都有一間裝置齊全的戰地醫院,而且病症較重的官兵都能及時送往後方的大型綜合軍事醫院。毫無疑問,在美俄聯軍中,明顯沒有如此好的醫療條件。

俄軍就不多說了,俄軍每一千人中,只有六名軍醫,而且大部分軍營沒有醫院,只有簡陋的醫務室,很多重病患者根本無法及時後送。用一些俄軍官兵的話來說,如果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