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部分(2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由第34艦隊的導彈艇部隊發動的夜間偷襲。

在這場戰鬥中,登陸艦隊沒有一艘艦船受損,第二艦隊也只有一艘反潛戰艦被進行自殺式攻擊的美軍導彈艇撞傷,而美軍的十二艘導彈艇,無一例外的被反潛戰艦的大口徑電磁炮擊沉。

對付排水量只有幾百噸的導彈艇,一枚大口徑電磁炮炮彈就足夠了。

不可否認,美軍的反擊取得了一些效果,只是沒能擋住中國陸戰隊。

到十一月二十二日,陸戰隊的工程部隊在旺烏努島西北角搭起了桑葚碼頭,數十艘運輸船開始卸貨。

兩天後,桑葚碼頭達到了五條,一次可供十艘貨輪卸貨,或者供五艘兩棲戰艦停靠。

後來,陸戰隊還向這裡派遣了兩艘大型船塢船,對一些在戰鬥中受了輕微損傷的戰艦進行戰地搶修。

明顯,這個臨時性的錨泊地不僅僅是為陸戰隊準備的。

對於隨後進軍珊瑚海的艦隊來說,這裡還是離戰場最近的海軍基地,旺烏努島也成了海軍艦隊官兵進行臨時休整的地點。

到此,美軍就算是白痴,也應該知道,中國陸戰隊不會急於攻打瓜達爾卡納爾島。

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站

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站

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站

登陸旺烏努島是整個索羅門群島戰役中,打得最為輕鬆的一仗。

除了前期上島偵察的特種部隊,最先登上旺烏努島的是第一陸戰師的空中突擊營,在踏上地面後,陸戰隊官兵才發覺,這座島嶼上恐怕已經沒有還能抵抗的敵人了,因為旺烏努島根本就沒有堅固設防的基礎。

這是一座由泥沙形成的島嶼

隨後,陸戰隊就證明了這一猜測:守衛旺烏努島的四千名美軍中,只有不到一千人堅持到了登陸戰打響的一刻。

在十一月十四日的火力打擊中,就有一千多名美軍官兵被炸死。

接下來幾天,因為氣象條件不理想,陸戰隊遲遲沒有上岸,火力打擊也就沒有中斷,又有一千多名美軍陣亡。

結果就是,活下來的一千來名美軍也全部帶傷。

中午不到,在上島的陸戰隊還不到五千人的時候,殘餘美軍就投降了。

這些美軍能活下來,主要是進行火力打擊的時候,艦隊遺忘了位於島嶼東南角的一處根本沒有防守價值的沙灘,而美軍恰巧在這裡構築了地下防禦工事,並且在戰鬥開始後變成了傷員收留所。

後來,這些美軍傷員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顧。

當天,所有重傷員都被送上了停在新喬治亞海峽裡的醫療船。為了與戰艦區分,這艘醫療船漆成了顯眼的白色,而且懸掛著醫療船的旗幟,艦體四周與飛行甲板上都有非常奪目的紅十字標記。為了避免被敵人的潛艇攻擊,醫療船上還有一套高頻聲納,用摩爾斯密碼不斷拍發身份訊號。

整個大戰期間,美軍都沒有攻擊中國海軍的醫療船,中國海軍也格外留情。

能夠說,這也是這場殘酷戰爭中,比較有人性的一點。從原因上看,雙方都知道對方的醫療船也在收留受傷的戰俘,攻擊對方的醫療船,就等於把那些浴血奮戰之後不幸成為戰俘的同胞送到海底。

現實上,在太平洋戰爭中,中國陸戰隊給予美軍戰俘的待遇非常不錯。

當然,這是相對而言的結果。與其他戰場相比,太平洋戰場算得上比較文明,主要也與海軍的保守有關。此外,美軍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或多或少給了同樣勇敢的中國海軍與陸戰隊官兵很大的好感。還有一個較為特殊的原因,即除了個別戰場,大部分時候,美軍都很理智,很少出現用“光榮彈”的情況。絕大部分情況下,受傷的美軍都會放棄抵抗,平靜的接受被俘的現實。

戰後,很多人在分析太平洋戰爭時,認為交戰雙方都很文明,與交戰雙方主要是“職業軍人”有很大關係。首先,海軍官兵就全都是職業軍人,因為海軍官兵需要專業技能,也就得接受專業培訓,只有職業軍人才能具備必要的專業素養。其次,中國陸戰隊在大戰初期的擴充速度並不快,而且在整個大戰中的規模也不是很大,主要招募的是退役軍人,後期招募的新兵也都接受了至少一年的培訓。另外一面,美國海軍就不用多說了,而美國陸戰隊的職業素質也不是很差。

正是這種“職業性”,使雙方軍人表現得都比較理智。

相反,在陸地戰場上,情況就沒有這麼樂觀了。

不說其他國家的陸軍,連中國陸軍都算不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