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方為什麼要求火箭的運載能力必須達到一噸的主要原因。

根據解密的資料,當時美國在核武器領域的研究進度、或者說是恢復核武器的工作進度非常快。

最大的問題,不是製造核武器的技術。

說白了,核武器的基本原理非常簡單,在高中物理課本中就有,而且製造出可以引爆的核裝置也不是難事。

真正的難題只有兩個,一是核原料,二是彈頭小型化技術。

相對而言,美國在後一個問題上遇到的麻煩不是很大。雖然以往從事核武器研究工作的技術人員已經轉業,而且有十多年沒有接觸過與核武器有關的技術了,但是在大戰期間,這些技術人員都得到了軍方的保護,正在努力復原美國的核技術,特別是彈頭小型化技術,期待有朝一日能派上用場。

根據戰後解密的資料,當時美國在彈頭小型化技術上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甚至開發出了高逼真誘餌彈頭。

這下,美國需要的就只是濃度足夠高的核原料了。

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美國沒有打算製造第一代核彈頭,而是直接製造氫彈,並且在大戰爆發前就已經制造出了足夠多的鋰化氘與鋰化氚,只要有引爆器,即原子彈,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製造出上百顆爆炸當量在百萬噸級TNT以上的氫彈。

問題是,在技術不成問題的情況下,原子彈是最難攻克的一關。

這其中,又以原子彈的原料為主。

要知道,在全面銷燬核武器的時候,所有國家的核彈頭都被銷燬掉了,而武器級核原料在充分稀釋之後,都進行了永久廢棄處理。更重要的是,這些在應對全球自然災害的拯救行動中沒有用掉的核原料在處理之後,絕大部分被丟到了離海平面一萬多米、地球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裡面。

當時,除了各國用於科研的少數核物資之外,就只有沒有開採的鈾礦了。

顯然,美國要在戰時開採鈾礦,並且提取核原料,絕對不可能做到保密,也不大可能順利完成。

有證據表明,美**方曾經開採過鈾礦,只是很快就放棄了。

主要就是,從礦石中直接提煉出足夠多的濃縮鈾,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比較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建造增殖反應堆,生產鈽,再用高濃度鈽來製造核彈頭。可問題是,建造增殖反應堆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後來,中國在堪薩斯城附近發現了一座美軍的秘密軍事基地,並且找到了一座還沒建成的增殖反應堆,證明美軍確實做過這方面的努力,只是最終以失敗告終,而主要原因就是所需時間太長。

當然,製造核武器,只是美**方在戰爭後期進行的很多瘋狂計劃中的一個。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最有可能實現的一個。

根據戰後解密的資料,美**方是在二零五六年初啟動核武器專案的,如果美**方提前一年、哪怕提前半年啟動該專案,就很有可能在戰敗之前製造出核武器,而不是到戰敗時仍然毫無進展。

要知道,美國並不缺乏鈾礦,也不缺少必要的工業資源。

只要時間充足,美國就能製造出核武器。

可惜的是,美**方採取行動的時間太晚了。

當然,核武器也不能拯救美國。不管怎麼說,就算美國在大戰爆發的時候就啟動核武器專案,也不可能在戰敗之前製造出足夠摧毀中國的核武器,也就不可能改變戰爭結局。更重要的是,要到二零五六年,才有可能使用戰略彈道導彈投擲核武器,在此之前,近地軌道上的太空垃圾就足以撞毀戰略彈道導彈。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正是投擲手段受到限制,美**方才沒有在二零五五年啟動核武器專案。如此一來,就算美國製造出了核彈頭,離戰敗也不會太遠了,而幾枚核彈頭根本無法改變戰爭結局。換個角度來看,美國沒能製造出核彈頭對美國民眾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設想一下,如果美國的核彈頭在中國城市上空引爆,中國肯定會徹底摧毀美國。

當然,核武器專案,絕對不是美**方在戰爭末期最瘋狂的專案。

第二百六十三章負隅頑抗

百度搜尋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T!~!

..

第二百六十四章 瘋狂的頂點

收費章節(12點)

第二百六十四章瘋狂的頂點

在大戰行將結束的時候,美國的很多軍事專案都極為瘋狂,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大文學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當時美**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