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瓜達爾卡納爾島,陸戰隊就傷亡了八萬人。
可以說,只要與選擇的餘地,牧浩洋就不會為了一個只具有象徵意義的目標,犧牲掉十萬陸戰隊官兵。
問題是,在決定攻打毛伊島之後,攻打瓦胡島就不僅僅是象徵意義了。
原因很簡單,根據航拍照片,空軍得出了一個非常草率的決定,即毛伊島容納不下對美國本土進行戰略轟炸的機群。
更重要的是,當時牧浩洋已經決定,在攻佔夏威夷群島之後就立即轟炸美國本土。
讓牧浩洋做出這個決定的,正是軍事情報局提供的情報,即美國正在加緊開發具有亞軌道飛行能力的超級轟炸機,而且這種轟炸機能夠攜帶一百噸彈藥從美國本土起飛,轟炸中國本土的任何一處地點。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陸戰隊必須考慮攻打瓦胡島。
當時,空軍已經制訂了一份較為詳細的轟炸計劃。在佔領夏威夷群島之後,將把空軍的轟炸機部署在夏威夷群島上,海軍則負責前出到美國西海岸附近,首先在空軍的支援下摧毀洛基山脈西面的美國空軍基地,然後用艦載航空兵打擊美國西海岸地區,並且出動艦載戰鬥機掩護轟炸機對美國中部地區進行戰略轟炸。如果需要轟炸美國東海岸地區,則要讓陸戰隊登陸美國本土。
雖然這份轟炸計劃還沒得到戰爭部批准,但是已經**不離十了。
這樣一來,攻打瓦胡島就勢在必行。
顯然,這極大的增強了陸戰隊的作戰難度。
要知道,瓦胡島上有五十萬美軍,而且以美國陸戰隊的精銳部隊為主。更重要的是,瓦胡島的防禦強度遠遠超過了毛伊島。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在這座比毛伊島小得多的島嶼上,美軍用六億噸水泥與六千萬噸鋼材,修建了一座規模比毛伊島上還要大得多的地下防禦基地,能夠容納五十萬官兵,而且囤積了兩年的作戰物資。
後來,瓦胡島上的地下防禦基地沒有遭到嚴重破壞,在戰後成了旅遊勝地。
任何去過瓦胡島的人都得感嘆,在戰爭中,一個國家的力量是難以想像的,因為誰都沒有想到,美軍只用了兩年時間,就在這座島上完成了總量達到十五億方的浩大工程,其規模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的七大奇蹟之和。僅從工程量來講,超過了中國曆代王朝修建長城的工程量之和。與一百多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相比,美軍在瓦胡島上的工程量,相當於當時西線防禦工程量之和。
毫無疑問,這是工業的巨大力量,也是現代科技的巨大力量。
要知道,美軍在瓦胡島、毛伊島、以及之前的瓜達爾卡納爾島上,構建的地下防禦工事都是在火山岩上進行的,而不是在土壤裡進行的,其工程難度遠遠超過了人類歷史上任何一項建築奇蹟。
這樣一來,攻佔夏威夷島就不是毫無懸念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攻堅戰
百度搜尋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T!~!
..
第二百三十八章 水攻戰術
收費章節(12點)
第二百三十八章水攻戰術
攻打毛伊島的戰鬥,確實是一場攻堅戰。大文學…_()
與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戰鬥不同,這次美軍計程車氣極為低落,而且七十萬軍人擠在只能容納三十萬軍人的地下工事裡面,產生了大量問題,進一步打擊了美軍計程車氣與鬥志,結果是這場攻堅戰沒有那麼血腥。
也正是如此,很多人忽視了毛伊島戰役的本質。
九月十四日,陸戰隊登上毛伊島,戰鬥隨即打響。
美軍吸取了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的教訓,沒再固守地下防禦工事,而是非常積極的到地面上與陸戰隊交戰。
當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地下工事裡容納不了那麼多美軍。
第一週的戰鬥打得非常艱苦,因為美軍積極作戰,給陸戰隊製造了很大的麻煩,也讓陸戰隊真正嚐到了登陸作戰的苦頭。要知道,從馬里亞納群島到索羅門群島,中國陸戰隊就幾乎沒有打過真正的登陸作戰。只有在二零五三年初攻打迪戈加西亞的時候,才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有趣的是,這麼打,陸戰隊的傷亡反而不是很大,只是前線部隊的作戰壓力比較大。
在這一週的“地面戰”中,陸戰隊僅傷亡官兵三千多人,美軍卻損失了十多萬人,還有數萬官兵當了俘虜。
發現打不過中國陸戰隊後,美軍退守地下防禦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