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飛船·大概需要一秒能的能量,而以純技術手段復活一萬個人,就需要一秒能的能量·製造一枚中子星級的太空飛梭,則需要大約十秒能的能量。
可以說,人類的任何活動,都可以用能量來衡量。
顯然,太陽系蘊涵的能量,根本不足以使人類文明快速復興。
所幸的是,人類中的科學家、特別是最頂尖的科學家都生活在太陽系裡,是這場戰爭的中的倖存者。
當時,科學家提出瞭解決辦法。
比如,把木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改造成星體級的聚變反應堆。如果木星有十分之一的質量轉化為能量·就相當於五乘十的二十次方的秒能,也就是大約五萬億億秒能,因此一顆木星這樣的巨行星,就能復活二十萬億人,足以使人類文明恢復到戰爭爆發前的狀態,甚至有所超
當然·還有更加瘋狂的想法。
比如,一些科學家就提出,應該利用空間能量,因為空間能量是比星體能量更加巨大的能量源。
只是,最現實的辦法,就是改造一顆氣態巨行星。
當然,人類沒有選擇木星。
原因很簡單,木星是太陽系裡的第二大星體,質量大約是第三大星體,即土星的三點五倍,如果木星毀滅、哪怕只是質量減少十分之一,所造成的空間崩潰,也將對不遠處的地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要知道,人類暫時就只有太陽系這一個家園了,而在太陽系裡,適合人類居住的星體都易受到影響。
所幸的是,人類有更多的選擇。
在兩千年的宇宙戰爭中,仍然有很多星系沒有被摧毀,而且這些星系都是沒有類地行星的星系。
換句話說,在這些星系裡,存在很多類似於木星的氣態巨行星,而且很多巨行星都比木星大得多。
從理論上講,氣態巨行星的質量越大就越容易改造。
原因很簡單,質量越大的巨行星的核心溫度就越高,因此就越容易發生聚變反應,對人為干預的要求就越低。
最終,人類在“天鵝,星系裡選擇了一顆質量是木星十倍的氣態巨行星。
當時,還有更大的氣態巨行星可供選擇,只是行星越大,改造的工程量也就越大,需要的能量與資源也就越多。
更重要的是,“天鵝的這顆氣態巨行星的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是氫元素。
也就是說,這是一顆幾乎完全由氫元素構成的行星。
要知道,木星的氫元素含量只有百分之八十二,還有百分之十七的氦元素。
可以說,當時人類是很樂觀的。
對於剛剛打贏了第一場宇宙戰爭的人類來說,確實應該感到樂觀,因為人類經受住了考驗,還戰勝了一個更加強大的文明。
此外,至少在半徑為兩千光年的範圍之內,不存在潛在威脅了。
換句話說,至少在未來的兩千年內,人類遭到滅頂之災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因此倖存者有足夠的時間來恢復人類文明。
顯然,這是一種非常盲目的樂觀。
沒過多久,科學家就發現,進行這種星體級的改造工作,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顯得太落後了。
更致命的是,這種星體級的改造工程,需要大量的能源與資源。
問題是,進行星體級改造工程,人類打算獲取的就是能源。
可以說,理論上沒有錯,可是要想實踐,幾乎上不可能。
結果就是,在隨後的一千年裡,人類文明才做好了星體改造工程的準備工作,並且積累了足夠多的能源。
在這一千年裡,人類文明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是,大量沒有遭到破壞的星系得到開發,特別是這些星系裡的小行星、巨行星的衛星、彗星與體積較大的隕石。
要知道,在過去,人類根本不在乎這些資源貧瘠的星體。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顆小行星的半徑是一顆類地行星的一半,那麼在理論上,這顆小行星上存在的資源就只有類地行星上的八分之一,如果將其改造成人類的家園,則容納能力只有類地行星的四分之一。事實上,大部分小行星的半徑都不到類地行星的十分之一,因此其潛在資源不到類地行星的千分之一,可供開發的生存空間不到類地行星的百分之一,基本上沒有開發價值。
只是,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人類不得不利用這些有限的資源。
要知道,人類還沒有進化到可以在氣態巨行星上生存的地步,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