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部分(1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問題是,火星文明真的滅絕了嗎?

這絕對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當時,就有科學家提出,既然火星文明掌握了可控聚變核技術,哪怕沒有在重力場理論上取得重大突破,也應該有足夠的宇航能力,應該能夠向附近的行星殖民,並且在一些星球上建立殖民地。雖然在二十億年前,地球上的環境極為惡劣,無法讓碳基生命存活,但是火星文明也不至於就這麼拋棄太陽系吧。要知道,大概在十五億年前,地球上的環境就已經大為改善了,第一批生命體、即海洋中的單細胞生物在這個時候出現,也就擁有了可供碳基生命生存的環境。更重要的是,以火星文明的科技力量,改造地球應該不是難事,而且應該是比向外太空移民更簡單的事情。

正是如此,很多人都相信,人類是火星文明的後裔。

當然,為了自圓其說,這些人認為,人類是火星文明的棄兒,絕大部分火星人離開了太陽系,留下來的少數也被做了限制,比如以某種方式限制了智慧級別,使人類不至於瘋狂擴張。

更孌的人則認為,火星文明集體拋棄了太陽系,遷往其他星系。

顯然,這種理論更站得住腳。

根據考古推測,火星文明在滅絕、或者說在拋棄火星之前,應該已經進化到了極為高階的程度,比如已經瞭解了重力場理論,甚至掌握了光速飛行手段,因此火星文明肯定有能力進行整體遷徙,而當時太陽系裡確實沒有比火星更適合文明生存的星球,畢竟地球在那個時候還是一個火熱的行星呢。對於一個存在了大約一千萬年的文明來說,在太陽系內等待五億年顯然是很不靠譜的事情。

當然,這些人還認為,正是整體遷徙,耗光了火星上的資源。

這麼說,也確實有點道理。要知道,在理論上,火星上曾經存在的水不會比地球少,因此氫元素的總量應該與地球相差不大。如果火星文明的演化程序與地球文明差不多,那麼在其離開火星的時候,應該還有比較多的可供開採的能源資源。也只有整體遷徙,才有可能耗光所有資源。

事實上,導致火星文明滅絕、或者大遷徙的主要原因,很有可能與資源無關。

要知道,如果火星文明掌握了大遷徙的技術,或者是掌握了可控聚變核技術,也就有能力開採其他星球上的資源。就像二十二世紀的人類一樣,已經開始開採月球與小行星上的資源了,而火星也有兩顆衛星,離小行星帶更近。

在科學家看來,真正的原因有可能是兩個。

一是小行星帶上那顆與地球相差不大的行星突然爆炸,對火星產生了毀滅性影響,導致火星文明滅絕,或者是迫使火星文明大遷徙。要知道,就算火星文明強大到能夠攔截所有砸向火星的隕石,也無法改變另外一個影響,即一顆質量更大、距離又很近的伴星突然毀滅時所造成的重力場波動。由此產生的影響,足以在火星上形成地質大災難,也足以徹底改變火星的生態環境。

從時間上推算,那顆行星就是在大約二十億年前爆炸的。

二是火星的地磁場突然消失,導致火星的生態環境急劇惡化。

相對而言,這種可能性更大。主要就是,火星的體積比地球小得多,因此受太陽的影響比地球大得多。如果曾經有一顆質量與地球相當的伴星,那麼火星核心能量受潮汐影響的損失速度就快得多。

考古發現也證明了這一點,即火星的地磁場就是在二十億年前消失

當然,也許不是一個原因,而是多個原因,最終促使火星人集體大遷徙,或者在遷徙之前集體滅絕。

有趣的是,支援遷徙的科學家佔了多數。

主要就是,在火星的文明遺蹟裡,沒有發現生物體的遺蹟。雖然二十億年很漫長,但是地下遺蹟裡,不應該完全沒有火星人的化石。要知道,如果是集體大滅絕的話,在火星文明遺蹟裡肯定有一些火星人的化石。

要知道,科學家在火星上已經發現了生物化石。

當然,對火星遺蹟進行科學考察的最大收穫,與考古基本上沒有關係。糹T!~!

..

第二百九十六章 能量假說

火星考古的主要發現,是給了物理學家一個巨大的啟示。

在發現火星上的環赤道加速器遺蹟之後,考古學家做了年代鑑定,發現加速器存在的年代在最後一批文明遺蹟出現之前一百萬年。也就是說,火星文明在消失之前一百萬年,就已經知道了量子理論,而且進行了深入研究。

這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