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是能夠讓他們返回社會,適應社會環境。

要知道,軍隊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群體,很多職業軍人根本無法在正常的社會環境下生存。別的不說,讓牧浩洋退役的話,他就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以至不知道該怎麼消磨每天的二十四個小時。

如此一來,處理退役軍人的就業問題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所幸的是,大戰結束之後,百業待興,需要大量從業勞動者,而受過嚴格紀律鍛鍊的軍人絕對是理想的勞動者。

只是,很多軍人沒有參與社會勞動所必須的技能。

為此,牧浩洋在二零五六年初就籌建了“退役軍人再就業培訓學校”,特地為退役軍人提供職業培訓。除此之外,現役軍人有機會在服役期間攻讀各種學位,而且很大一部分學費由軍隊承擔。

有趣的是,當時在現役軍人中,獲得學士學位比例最高的是潛艇兵。

根據戰後統計,在大戰期間,有百分之二十三的潛艇兵透過遠端進修,拿到了學士以上學位。

也許,這與潛艇兵的特殊作戰環境有關。

除了協助軍人掌握再就業的技能之外,牧浩洋還利用個人影響力,努力說服國內企業優先聘用退役軍人。

所幸的是,大部分企業確實在優先錄用退役軍人。

另外,為退役軍人提供社會保障也非常關鍵。

在這個問題上,牧浩洋主要採用兩個辦法。服役時間在三年以內的,軍隊將根據實際服役時間、作戰表現、軍銜、能否負傷、能否獲得嘉獎等條件,給予一次性退役保障金。對於服役時間在三年以上的退役軍人,軍方則根據其實際情況,即前面提到的參考條件,為其交納社會保險。

能夠說,妥善安頓一千多萬退役軍人,關係到了國家與社會的穩定。

在戰爭結束之後,牧浩洋為退役軍人所做的事情,不比在大戰期間為軍隊、為國家做的貢獻差。

沒有他,一千多萬退役軍人就不可能在戰後融入社會,成為社會建設的主要力量。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由黃瀚林提出,由牧浩洋實施的戰略計劃,即協助各個國家進行戰後重建的計劃。

這個計劃,後來也被稱為“牧浩洋計劃”。

嚴格說來,第一個提出該計劃的就是牧浩洋,黃瀚林只是第一次把這個計劃展現在了公眾面前。

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中國打贏了第三次世界大戰,可是要守住戰爭的勝利果實,就沒有那麼容易了,而牧浩洋提出的戰後重建計劃,就與此有關。

第二百七十一章復員大潮

第二百七十一章復員大潮

百度搜尋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T!~!

..

第二百七十二章 牧浩洋計劃

收費章節(12點)

第二百七十二章牧浩洋計劃

根據中國官方公佈的資料,早在二零五三年底,也就是隊由守轉攻的時候,牧浩洋就第一次提出,應該提前為戰爭結束做準備,特別是得為戰後的全球性重建工作做好充分準備。大文學

明顯,這也太高瞻遠矚了。

要知道,直到二零五四年底,隊才初次看到了取勝的希望,而在二零五三年底戰況依然處於膠著狀態。

只是,牧浩洋的提議,並不顯得超前。

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當時黃瀚林肯定也有類似的想法,也肯定與牧浩洋商討過戰後重建的問題。

只是,在二零五三年,做這方面的準備肯定太超前了。

要知道,當時隊還在為奪取戰略主動權而努力呢,國家產能全部放在軍事上,根本不可能為戰後重建做準備。

當然,做一些不需要耗費國家力量的事情,也並無不可。

二零五四年,牧浩洋就在戰爭部下設立了一個負責監管全國工業生產的部門,並且每個月都要做一次產能調查。當時,該部門主要是在為戰爭服務,即確保軍事生產能夠順利進行下去,杜絕出現產能浪費的現象。只是,該部門沒有實際的調控權,只能向國務院的相關部門提供建議。

這個機構,就是後來的“戰後重建規劃處”。

雖然只是一個處級行政單位,但是其權力卻非常大。原因很簡單,“牧浩洋計劃”的所有具體實施工作都由該處負責,而且不僅僅針對中國,還針對數十個國家,管理著多達上百萬億元的戰後重建撥款。更重要的是,該機構還負責規劃具體的重建專案,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