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上億噸原油洩露,油汙帶幾乎覆蓋了大半個墨西哥灣。緊接著,設在亞利山德里亞的煉油中心遭到轟炸,數百萬噸原油與成品油、以及大量有毒化工原料洩露到密西西比河,導致下游的數座城市水源遭到嚴重汙染。最嚴重的一次事件發生在五月份,設在小石城附近的石油儲備中心遭到轟炸,大約三千萬噸燃油被引燃,其中半數流入阿肯色河,大火在附近數十公里、以及下游數百公里的區域內燃燒了一週。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大部分F…51A根本沒有可以升空作戰的燃油。
要知道,F…51A採用的是雙模式發動機,使用的是特種燃油,無法使用F…42戰鬥機的燃油,而這些特種燃油有較強的腐蝕性,不但生產麻煩,也難以長期儲備,基本上是生產出來之後就得使用。
如果有足夠的燃油,美軍的上萬架F…51A就不會趴窩。
可以說,正是燃油緊缺,使得美國空軍的絕大部分戰鬥機無法升空作戰,少量能夠升空作戰的戰鬥機,也用來保護華盛頓、紐約、費城等地,根本無法保護其他城市,也就無法阻止中國空軍的戰略轟炸。
至於地面防空,更是沒辦法指望。
說白了,在喪失了制空權之後,就算有再強大的地面防空系統,也經受不住進攻方的猛烈打擊。
不可否認,美軍的防空系統有一些威脅,但是還無法讓中國空軍停下來。
事實上,地面防空系統帶來的,不一定是好處。
比如,在受到地面防空系統威脅的情況下,中國空軍把轟炸機群的投彈高度設定為八千米,而大型電動彈藥運載與投擲平臺的投彈高度為一萬二千米,結果就是轟炸的準確性大幅度降低,只能採用地毯式轟炸戰術。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工業區附近的居民區也遭到了轟炸。
至於美國陸軍、海軍,根本就使不上力。
要知道,直到七月三十日,中國陸軍才從菲尼克斯出發向東推進,而且進攻的速度並不是很快。
這麼打下去,要不了多久,整個美國就將變成廢墟。
可以說,打到這個地步,美國的唯一選擇就是投降。按照中國空軍的轟炸進度,再過一個月就能徹底摧毀美國的大城市。
當然,美國高層並不知道,中國空軍也面臨著嚴重的問題。
最大的問題就是,彈藥嚴重不足,如果維持轟炸強度,彈藥將在八月二十日耗光,然後就不得不停止轟炸行動。
有趣的是,中國空軍撒佈的傳單,把轟炸日程排到了九月底。
顯然,這是在打心理戰,即讓所有美國人都相信,中國空軍不但能在八月摧毀美國的所有大城市,還將在九月開始轟炸中小城市,甚至是偏遠城鎮,從而讓美國人覺得,沒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
既然逃不掉,那就只能選擇投降。
當時,希望投降的不僅僅是美國平民,還有一些大財團的領袖,因為全面戰略轟炸正在一步一步的摧毀美國的現代化國家基礎,特別是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如果不及時投降,美國將在戰敗後變得一無所有。如此一來,及時投降,才有可能保住剩下的工業區,比如五大湖地區的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蘭與托萊多,還有美國東北部地區的波士頓、紐約、費城與巴爾的摩。
要知道,這些城市都將在八月份遭到戰略轟炸,至少中國空軍是這麼計劃的。
如果這些城市被摧毀,美國就將退回到農耕時代,在戰後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恢復元氣。
到此,美國當局不得不認真考慮投降的事情了。
第二百六十九章按計劃轟炸
百度搜尋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T!~!
..
第二百七十章 投降
收費章節(12點)
第二百七十章投降
七月三十一日,盧卡斯在美軍的戰略指揮中心召開緊急會議。大文學
議題只有一個:能否無條件投降。
雖然有一些軍方的強硬派將領依然反對投降,以至在會議上提出了死守東部沿海地區的作戰計劃,但是所有聯邦官員、聯邦議會議員都主張投降,而且最好立即向中國發出投降訊號。
要知道,晚一天投降,就要多出兩座被轟炸摧毀的城市,多出數百萬人傷亡。
說到底,戰爭打到這個地步,美國必須投降。
會議結束前,盧卡斯做出了決定:美軍立即停止所有作戰行動,在八月一日凌晨宣佈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