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亞、墨西哥、英國、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巴西、阿根廷與南非也加入了該集團,共同組建了“二十國集團”,共同出資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
事實上,人類探月行動早就開始了。
除了在二十世紀六零年代末,美國把宇航員送上月球之外,在二十一世紀初,中美歐俄都有各自的探月工程,連日本、印度、巴西與南非這些地區『性』強國,也各自推出了規模龐大的探月工程專案。
只是,在這一階段,所有的探月活動都以科學考察為主。
直到二十一世紀二零年代末,隨著中美冷戰全面展開,中國與美國才各自推出了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的宇航工程。
當時,中國與美國有不同的側重點。
在國家對抗階段,中國丟擲了更大的宇航專案,即登陸火星。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在挑戰美國,因為美國早就把宇航員送上了月球,所以登陸月球沒有多大的政治意義,只有登陸火星,才有政治價值。
只是,情況很快就發生了變化。
在可控聚變核技術成熟之後,中國的月球開發工程開始加速,主要就是在月球上有豐富的聚變資源。也就是說,中國後來為探月工程所做的準備,出發點都是商業利益,即以開採資源為主。
同一時期,美國的探月工程仍然以科學研究為主,或者說只有政治意義。
如果沒有後來的全球自然災害,恐怕在二零四零年前後,中國就會正式啟動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的工程專案。大文學
全球自然災害,使得人類的航天活動暫停了二十年。
在這二十年裡,人類文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是全球格局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後徹底改變,中美冷戰以熱戰的方式結束,美國淪落為二流國家,而且很快就跟中國組成了國家共同體。其次人類的科學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反重力場技術開始推廣應用,可控聚變技術也提升了一個級別。*
從某種意義上講,當時中國完全沒有為資源去月球建立殖民地的必要『性』。
原因很簡單,在大戰結束的那一年,中國科學家就攻克了技術上的難關,並且動工建造了第一座第二代可控聚變核反應堆。第二代可控聚變核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以重氫與超重氫為聚變原料,不再使用氦3。
可以說,第二代可控聚變核技術的重要『性』,絕不亞於第一代。
要知道,重氫與超重氫在地球上比比皆是,不管是淡水還是鹹水、凍結的冰、空氣中的水蒸氣,都含有這兩種氫的同位素,而且富積度並不低。更重要的是,從氫氣中提煉重氫與超重氫的技術早就成熟了,而且早就在工業、乃至軍事領域大規模應用,比如氫彈中的聚變原料就是重氫、超重氫跟鋰元素的化合物,而在工業領域,重氫與超重氫則廣泛應用在了照明、熒光等產品上。
有了第二代可控聚變核技術,地球上的資源就足夠人類使用一千萬年。
當然,在太陽系內,這兩種氫的同位素也是比比皆是,像木星與土星,其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氫元素,而一些大行星的衛星上,也有大量氫元素,因此蘊涵的重氫與超重氫絕對非常豐富。
當然,隨著技術進步,產生能源的原料也在變化。
比如,中國科學家在大戰期間,已經著手研製第三代可控聚變反應堆,而其聚變原料就是氫元素。大文學如果第三代可控聚變核技術問世,那麼人類文明幾乎可以在太陽系裡獲得取之不竭的能源。
在這個大背景下,月球上的那點資源就算不了什麼了。
以當時的情況,中國主動發起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的宇航工程,政治因素遠遠超過了經濟與科技因素。
原因很簡單,這個偉大的工程,能把全球最主要的工業國團結在中國周圍。
第一批十個成員國,實際上都是在大戰期間湧現出來的工業國,而且也都是中國最重要的盟國。在某種意義上,這九個國家實際上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即便在政治上保持獨立,在經濟、外『交』、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已經與中國融合在了一起,或者正在逐步與中國實現共同化。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時在盟國範圍內,中文已經是第一語言。
比如,在印度,除了本土語言之外的第一外語,所有印度學生在九歲左右就開始學習中文,並且一直持續到大學畢業,中文成績是衡量印度學生學業的重大標準,甚至是能否升學的關鍵科目。
後來加入的十個國家,則主要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