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部分(1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可是當航天器的體積變得十分龐大,比如像國際空間站,橫向尺寸超過了一公里,那麼普通材料的強度就無法抵消繞軌飛行時產生的內部應力。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國際空間站由普通材料製成,其壽命不會超過二十年。

顯然,這是不可接受的。

要想延長國際空間站的壽命,就得使用高強度材料,而最理想的高強度材料,就是奈米材料。

後來,國際空間站的第一批艙段都用奈米材料加強,其設計壽命達到了一百年。

事實上,在經過不斷的改進之後,國際空間站的實際使用壽命不是一百年,而是超過了五百年。

如果沒有奈米材料,宇宙人類就不可能在國際空間站上誕生。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沒有奈米材料,國際空間站在二十二世紀就將廢棄,然後墜入大氣層燒燬。

更重要的是,奈米材料的廣泛應用,為國際空間站隨後的擴張打下了基礎。

到了後來,只要定期更換國際空間上由奈米材料製成的主要承力結構,就能使國際空間站一直執行下去。

事實上,這也正是宇宙人類能夠從地球人類中獨立出來的基礎。

從某種意義上講,在中國決定建造國際空間站,並且把國際空間站打造『成』人類飛向宇宙深空的前進基地時,宇宙人類就已經誕生了。

只是,有了生存空間,還需要有適合人類長期生存的環境。

創造這個環境的,是一個名叫辛巴拉的印度裔中國科學家。

在國際空間站開始執行之後,辛巴拉首先提出,應該在國際空間站上建立一套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確保宇航員能在空間站內長期生活與工作,並且改善空間站的生活空間,使其成為宇航員真正的家。

為此,辛巴拉做了很多的努力,而他本人也是自然生態學專家。

在他的努力上,中國政fu最終決定採納他的建議,即在國際空間站上建立一套類地的自然生態環境。

當然,基礎就是反重力場技術。

說得簡單一些,首先就得在國際空間站裡創造一個與地球類似的重力場,而不是讓空間站處於失重狀態。

科學研究已經表明,不但人類在失重狀態下體制會變差,其他生物在失重狀態下也很容易發生變異,而變異後的生活是否能夠在必須適合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中存活,顯然是一個未知數。

結果就是,創造一個重力場,成為解決自然生態環境的最為簡單的辦法。

所幸的是,這不是什麼技術難題。

當然,這也是國際空間站能夠迅速擴大,並且在一百多年之後,成為數億人類生活與工作場所、進而演變成家園的重要基礎條件。

更重要的是,這為人類後來向宇宙空間殖民奠定了基礎。

要知道,宇宙人類能夠誕生,最根本的不是在地球同步軌道上有了一座家園,而是能夠隨心所『欲』的向其他星球殖民,並且在其他星球上生活與工作,獲得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也獲得更加豐富的生存資源。正是有了這個基礎,宇宙人類才敢於向地球人類叫板,最終擺脫了地球人類,成為人類文明的新載體。

也正是如此,鍾厚生、文輝宏、康納與辛巴拉被稱為宇宙文明初創時期的“四傑”。

有趣的是,這四位偉大的科學家都在陸雯手下工作,而且都直接聽命於陸雯,因此陸雯才被公認為“宇宙人類之母”。

事實上,建造國際空間站正是陸雯的提議,也是她在科學領域的最後一項偉大工程。

原因很簡單,建造國際空間站,最初的目的是為部署重力場『波』動探測器打掩護,而後者正是陸雯最關心的宇航工程。

在此之後,陸雯就很少參與宇宙科學工程專案了,而是致力於宇宙社會學的研究工作。

只是,人類對宇宙空間的探索與開發,並沒因此停止下來。

*

百度搜尋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T!~!

..

第二百八十一章 月球工程

第二百八十一章月球工程

人類邁向深空的第二部,就是去月球上建立殖民地。**大文學(下iiLo

從時間上看,月球殖民地的開建時間只比國際空間站晚了兩年,即在二零六零年,中國就與印度、巴基斯坦、朝鮮、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泰國與新加坡,組成了“十國探月工程集團”,後來美國、加拿大、澳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