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後考慮之後,日本艦隊指揮官只能相信,中國艦隊就在前方。
準確的說,中國艦隊沒有追擊,而是從北面繞過了澳大利亞,在珊瑚海、或者附近的某處海域埋伏了下來。中國向澳大利亞施壓,就是要迫給對手造成假象,讓日本艦隊指揮官相信中國艦隊在屁股後面,不得不以最快速度航行,然後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一頭衝入中國艦隊的伏擊圈。
做出這個判斷後,日本艦隊指揮官面臨兩個選擇,即晏鷹搏猜測到的兩種情況。
雖然向東航行,在南太平洋上繞過大圈子,從紐西蘭東面北上,有更大的把握避開中國艦隊,但是uā費的時間更長,而且在紐西蘭以東的東南太平洋上,沒有幾艘日本油輪,艦隊的航行速度必須降低到十八節以下。這就意味著,中國艦隊指揮官將獲得更多的時間,也就有可能判斷出日本印度洋艦隊的行蹤。
顯然,中國艦隊不存在續航力問題。
必要的時候,中國艦隊甚至會拋下護衛艦,組成一支全核動力艦隊,以日本印度洋艦隊望塵莫及的速度提前到達戰場。
更重要的是,如果向東航行,再遇到意外情況的話,就沒有第二次選擇機會了。
可以說,就算沒有被中國艦隊發現,也很有可能在大洋深處耗光燃油,然後不得不發出求援訊號。只要截獲了日本印度洋艦隊發出的無線電訊號,中國艦隊就能趕在日本油輪到達之前發起攻擊。
這樣一來,日本艦隊指揮官不得不做出第二種選擇,即在塔斯曼海徘徊。
在他看來,如果中國艦隊在珊瑚海等待機會的話,那麼中國艦隊指揮官就堅信日本印度洋艦隊將從珊瑚海北上,而且對日本印度洋艦隊到達的時間有較為準確的判斷。只要耽擱幾天,中國艦隊指揮官就會懷疑自己的判斷,認為日本印度洋艦隊沒有繞過澳大利亞,而是從別的航線返回本土。
這個時候再進入珊瑚海,就能避開中國艦隊,沿最短航線返航。
當然,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種可能,即中國艦隊主動尋找日本印度洋艦隊決戰。
果真如此的話,又有兩種情況,一是中國艦隊從北面殺來,二是中國艦隊仍然在印度洋上活動,從西面殺來。
顯然,絕對不能在塔斯曼海耽擱太久,必須準確把握時機。
促使日本艦隊指揮官做出這一決定的,還有一個因素:中國陸戰隊已經登上硫黃島,中國海軍正在搜尋聯合艦隊,要不了多久就能發現藏在南鳥島的聯合艦隊,並且一舉消滅喪失了作戰能力的聯合艦隊。
可以說,有能力扭轉局面的,只有日本印度洋艦隊。
只要及時進入菲律賓海,日本印度洋艦隊就能轉移中國艦隊的注意力,然後跟中國艦隊周旋,為聯合艦隊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正是如此,日本印度洋艦隊絕對不能在塔斯曼海耽擱太多時間T!~!
..
第三十一章 接觸
第三十一章接觸
七月二十六日上午,中國印度洋艦隊離開了瓜達爾港。
同一時間,在三天前前往卡拉奇港補充物資的兩艘快速戰鬥支援艦也起錨了,並且在當天下午與中國印度洋艦隊會合。
如此重大的行動,沒有多少秘密可言。
只是,受全球衛星通訊系統癱瘓影響,日本情報機構在二十六日夜間才收到訊息,隨即判斷中國印度洋艦隊將與前來支援的艦隊會合,而之前從西太平洋上離開的中國艦隊,很有可能仍然在印度洋。
這個時候,陸戰三師第一旅已經攻佔了硫黃島的地表陣地。
雖然陸戰隊主要在夜間進攻,白天都躲到了臨時挖掘的地下掩體內,但是交戰雙方的實力差距過於懸殊,日軍在白天發動反擊時遭到了猛烈的炮火打擊,在夜間根本無法頂住陸戰隊的進攻。
夜幕降臨的時候,硫黃島上只剩下折缽山還在日軍控制之下。
因為日軍沒有多少重炮,連小口徑機關炮都不多,所以在二十六日夜間,陸戰隊開始修復被炸燬的機場。
利用各種預製件,施工速度非常快。
根據折缽山上的守軍發出的訊息,中國陸戰隊很有可能在天亮前修復跑道,在二十八日清晨修復部分基礎設施。
也就是說,最快二十七日夜間,中國海軍就能利用硫黃島上的機場。
這絕對不是小事
中國陸戰隊繞過沖繩群島,直接攻打硫黃島的戰術意圖非常明顯:獲取前進基地,搜尋已經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