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更加遙遠的歐盟,更加不大現實。
按照一些西方的經濟學家預測,只需要十年左右,中國就能在東南亞地區建立一個囊括了寮國、柬埔寨、緬甸、馬來西亞,甚至包括泰國、印度尼西亞在內的區域經濟圈,把不聽話的越南、以及跟美國結盟的新加坡與菲律賓排除在外;也許新加坡與菲律賓能夠渡過難關,但是越南肯定會遭受滅頂之災;在以中國為核心的經濟共同體成熟之後,越南很快會因為喪失最重要的海外市場而陷入衰退;即便大肆掠奪南海的油氣資源,越南也不可能在短期內恢復元氣。
只要經濟完蛋,越南將不戰自敗。
對越南來說,最好的選擇是立即掉轉航向,與中國改善關係,融入以中國為核心的經濟共同體。
只是,越南必須放棄既得利益,在南海問題上做出決定讓步。
越南能夠放棄既得利益嗎?
決定權不在越南手中,而是在美國手中。
只要美國繼續保持沉默,越南將別無選擇。只有美國表明立場,越南才有可能做出完全相反的選擇。
五月一日,美國總統錢德勒乘“空軍一號”飛往河內,對越南進行正式訪問。
對這位軍人出身的總統來說,妥協絕對不是理想選擇,而且對越政策,正是美國總體戰略中的一部分F!~!
..
第十二章戰爭推動者
歷史上,對錢德勒有兩種非常極端的評價。
在某些人眼裡,錢德勒是肯尼迪之後,最有才幹的總統,也是對美國的發展影響最大的總統。在另外一些人眼裡,錢德勒則是一位非常失敗的總統,而且在擔任總統之前就使美國走上了一條註定要失敗的道路。
不管怎麼評價,都得承認,錢德勒是美國在二十一世紀初,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家。
作為艾森豪威爾之後,美國首位軍人出身的總統,錢德勒在住進白宮之前,就開始影響美國的重大決策。
從某種意義上講,他才是第二次朝鮮戰爭的策劃人。
雖然在某些人眼裡,第二次朝鮮戰爭是一場徹底失敗的戰爭,是自越戰之後,美國遭遇的最為慘重的失敗,如果從戰略影響來看,甚至算得上是美國曆史上最慘重的失敗,但是客觀的講,美國在輸掉戰爭的同時,獲得了遠遠超過戰敗的好處,從而避免了在更加關鍵的戰場上遭受更加慘痛的失敗。
理由很簡單:第二次朝鮮戰爭使美國走出了金融危機的yīn影。
作為當時的總統,林德伯格在回憶錄中提到,策劃第二次朝鮮戰爭的根本目的,就是結束金融危機。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沒有第二次朝鮮戰爭,美國將在金融領域遭受更慘重的失敗。
也有一些學者指出,如果沒有第二次朝鮮戰爭,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機必然演化成更加嚴重的經濟危機,最終釀成一場不亞於一九二九年的全球大蕭條,從而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埋下禍根。即便是反對這一觀點的學者也承認,在全球金融危機中,發揮主導作用的不是各國政fǔ,而是金融集團。在以國家生存、發展為代價的金融戰爭中,各國比拼的是耐力,而美國不見得能夠堅持到最後。在以美元為核心的金融體系崩潰之後,世界大戰將無可避免,也只有一場世界大戰,才能重塑國際秩序。
也就是說,金融危機得不到解決,世界大戰就不可避免。
第二次朝鮮戰爭解決了金融危機,也就避免了世界大戰。準確的說,是把世界大戰延遲了數十年。
如果在二零一五年前後爆發世界大戰,後果將不堪設想。
暫且不考慮全人類的利益,至少美國不可能從中獲得任何好處,因為一場全面毀滅的戰爭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獲得勝利。
讓世界大戰延遲數十年,等於為美國爭取到了第二個機會。
可以說,這也正是第二次朝鮮戰爭的戰略意義。
從這一點上看,錢德勒的目光非常長遠,是當時為數不多的幾名政治家中,有著清醒認識的一個。
此後,錢德勒出任國防部長,為其jīng心勾畫的大戰略鋪平了道路。
東海戰爭,幫助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構築了一道堅固的戰略防線,也為中國的迅速崛起設定了一道必須逾越的障礙。
雖然戰後,日美關係迅速降溫,甚至jī發了日本的野心,使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利益受到威脅,最有代表的就是日印同盟,但是從根本上講,即便沒有由錢德勒主導的鼓勵政策,日本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