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部分(1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說得準確一點,是提高日本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讓更多的國家相信,日本有能力在這次鬥爭中取勝,從而使貿易恢復正常,至少讓進口規模恢復到禁運之前,化解由禁運導致的國內危機。

只要貿易恢復正常,日本就能渡過難關。

也就是說,日本必須儘快邁出決定ìng的一步。

可以說,戰爭已經無法避免了。

二十九日上午,在向騰耀輝詢問了情況之後,黎平寇主動聯絡了牧浩洋,隨後批准了牧浩洋的軍事決策。

與承諾的一樣,黎平寇給予牧浩洋所有軍事決斷權。

也就是說,只要黎平寇在高層會議上做出戰爭決策,牧浩洋就能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在什麼時候向日本發動戰爭。到了這一步,政治因素成了次要問題,最終將由軍事因素決定開戰時間。

當天下午,牧浩洋下達了戰鬥動員令,取消了所有日常活動專案。

此時,皮球踢到了日本腳下。

與杜小蕾會晤之後,美國總統跟日本首相通了熱線電話,轉達了中國的基本政策,而且暗示日本首相,如果中國以核問題向日本開戰,美國將根據“華盛頓條約”,拒絕履行對日安全承諾。

說白了,這也是美國的底線。

第二次朝鮮戰爭後,美國逐步從日本撤軍,並且修改了《美日安全保障同盟條約》,明確了美國的義務範圍,在基礎條款中明確規定,日本不擁有核武器是美國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先決條件。

可以說,美國也在防範日本。

也正是這項基本條款,使《美日安保條約》的法律地位低於《華盛頓條約》,也就讓美國獲得了置身事外的理由。

問題是,美國的警告沒有產生任何效果。

在牧浩洋下達戰鬥動員令後不到兩個小時,駐紮在橫須賀的第一艦隊起錨,“飛龍”號航母率先進入出港水道。隨後,駐紮在吳港的第二艦隊起錨,十多艘大型戰艦在“翔鶴”號的率領下駛出港口。

按計劃,兩支艦隊將在伊勢灣南面集結,組成聯合艦隊。

擔任聯合艦隊指揮官的,正是東鄉祖望上將。此外,還有第一艦隊司令官櫻井康茂中將與第二艦隊司令官福原純生中將。與東鄉祖望一樣,兩人都是在二零一九年的東海戰爭之後晉升為將領。

事實上,現在的日本海軍高階將領中,大多是東海戰爭時期的中層軍官。

對他們來說,最大的人生目標就是報仇雪恥。

只是,這談何容易。

從綜合國力上看,早在二十四年前,日本就被中國超越。在東海戰爭之後,兩國的差距越來越大。

這造成了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

在日本國內,最理智的不是政治家,而是軍人,特別是向東鄉祖望這樣的軍人,因為他們非常清楚,擊敗中國的可能ìng非常渺茫。可是最不理智的也是軍人,而且也是東鄉祖望在這樣的軍人,因為他們是最積極的主戰份子。

原因只有一個:日本不可能透過軍備競賽擊敗中國。

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越來越強大,而日本卻陷入經濟泥潭,在東海戰爭之後的發展勢頭根本比不上中國,中日兩國的軍力差距只會擴大,而不會縮小。如果日本不顧現實,妄圖在軍事實力上與中國平起平坐、或者是超越中國,就得付出更大的代價,比如提高軍費開支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結果只有一個:在持續的軍備競賽中,日本經濟被沉重的軍費開支壓垮。

經濟完蛋了,日本也就完蛋了。

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深層次原因就是英國在海軍軍備競賽中,必須承擔遠遠超過對手的軍費負擔。根據歷史學家分析,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戰沒在一九一四年爆發,那麼六年之後,也就是一九二零年左右,德國不但能打造出一支與英國旗鼓相當的艦隊,還能讓英國經濟崩潰。

顯然,二十一世紀的日本,遠不如當初的英國。

要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算英國的綜合國力已被德國超越,但是英鎊仍然是全球主要貨幣,而且英國擁有最多的殖民地,可以依靠英鎊建立的金融霸權與殖民地提供的資源與市場,在經濟戰線上勉力支撐下去。

現在的日本,不但沒有金融霸權,也沒有殖民地。

持續的軍備競賽只會使日本自取滅亡。

正是如此,像東鄉祖望這樣的將領才會相信,只有透過一場戰爭,才有可能擺脫目前的困境。

也正是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