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成為火桶。
對美國來說,這絕對不能接受。
要知道,中東擁有的不僅僅是石油。
在美國的戰略中,遏制中國的主要手段有兩個,一是在中國周邊建立戰略防線,二是在經濟上打壓中國。
目前看來,第一種手段已經沒有多少效果了。
要想阻止中國崛起,就得在經濟上做文章,而主要戰場在金融與資源領域。
嚴格說來,金融與資源屬於同一個範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原因很簡單,自從美元與黃金脫離關係後,支撐美元幣值的正是大宗商品,特別是現代社會最不能缺少的資源,而這其中又以能源為主。
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石油不再以美元定價,美元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中國需要來自中東的石油,其每年進口的近五億噸石油中,三億噸來自中東,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從對進口的依存度上看,中國已經超過百分之六十,而美國只有百分之三十七。
也就是說,中國更需要來自中東的石油。
這也不難理解,中國為什麼要把重點放在南亞,因為只有透過南亞,才能保護運送石油的戰略航線,也才能把手伸入中東。
如果僅僅是石油,美國還可以高枕無憂。
不管怎麼說,中東的產油國中,只有伊朗與中國的關係比較密切,沙特、科威特、伊拉克與阿聯酋都是美國的盟國。只要與中國直接對抗,這些國家都會站在美國這一邊,因此中國還沒有能力在中東地區挑戰美國。
問題是,石油貿易直接決定了美元的價值,也就決定了美國在金融領域的地位。
過去幾年間,中國已經與伊朗、委內瑞拉、奈及利亞、蘇丹等產油國達成協議,用人民幣直接購買石油,而這些國家則用人民幣從中國採購軍火、工程裝置、以及支付其他貿易與工程款項。
只要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增強,很難保證其他國家不會接受人民幣。
要知道,在高階商品領域,中國的競爭力已經大大增強,能夠以更加低廉的價格,向其他國家提供能不算太差的產品。拿航空產品來說,中國生產的兩百座級客機在能上不比bō音與空客的同類產品差多少,價格卻只有兩者的三分之二,而且後期維護與保養的費用更加低廉。在汽車領域,中國不但是第一大汽車生產國與第一大汽車消費國,還是僅次於德國與美國的第三大汽車出口國,其價格低廉的汽車銷售到了一百多個國家,甚至在美國市場也有佔有率。
中國產品的競爭力增強,等於提高了人民幣的認同度。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別的國家能夠在中國買到想要的產品,而且能夠在中國市場銷售自己的產品,那麼中國就可以在金融政策上採取強硬立場,即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迫使其他國家儲備人民幣。
這是沒有硝煙的戰爭,卻更加致命。
不管是美國總統,還是金融界的知名人物,都非常清楚,中國正在推行的戰略就是要在金融上打垮美國。
在這套戰略中,進軍印度洋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只有這個手段開始發揮作用之後,中國才會展開下一步行動,讓美國不得不在更加廣闊的範圍內迎接挑戰。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金融戰略不僅僅在打擊美國,還在鼓舞其他國家。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動搖美國在金融領域的霸主地位。
如果其他有實力的國家認為這是推翻美元霸權的大好時機,比如歐洲趁機擴大歐元的影響力,俄羅斯再來ā上一手,後果將不堪設想。說不定,到時候連日本也會參與進來,在美國背後捅上一刀。
為此,美國必須阻止中國進軍印度洋。
當天晚上,麥克米倫就給克魯沙打了電話,表示美國不支援中國的無理要求,除了在外jiā上進行努力,會在必要的時候幫助印度渡過難關。
顯然,麥克米倫也有點左右為難。
此時再介入,顯然太晚了,即便美國出兵,也不見得能夠幫助印度取勝,而且中國絕對會做出更加強烈的反應。
問題是,不表態,印度就會低頭。
這下,決策權落到了克魯沙手上。
退一步,戰爭就會結束。
不退讓,戰火將再次點燃。。。F!~!
..
第六十五章 明智之舉
八月一日上午,牧浩洋收到了黃峙博的命令,讓艦隊做好了戰鬥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