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沒有明說,但是他的認識與牧浩洋一樣,即必須趕在印度宣佈停火之前,完成既定的打擊行動。正如牧浩洋所說,如果不能抓住這次機會,那麼在下一場戰爭中,將不得不面對一個不可招惹的印度。
黃峙博有點猶豫不決,不是沒有膽量,而是沒有太大的把握。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他是總參謀長,在後方協調作戰,對前線情況不大清楚,也就不知道牧浩洋制訂的戰爭計劃是否可行。既然牧浩洋信心十足,黃峙博也沒在猶豫,立即聯絡了正在葉城指揮空中作戰的母祁鐵。
部署行動立即展開,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強本土的反導防禦力量。
只要打擊印度的戰略核力量,即便印度總理打算停火,印度軍方也不會罷手,肯定會發起反擊。
取勝的關鍵,在於能否成功攔截印度的彈道導彈。
艦隊裡,牧浩洋回到指揮中心,把章yù;廷叫了過來,讓他修改航線,直接前往孟加拉灣北部的恆河河口。
隨後,牧浩洋召集其他高階指揮官,宣佈了新的作戰行動。
雖然幾名指揮官都反對艦隊北上,畢竟在孟加拉灣西岸,還有十幾座印度空軍基地沒有被摧毀,艦隊北上很容易遭到攻擊,但是牧浩洋只提到了一點,即艦隊是保護本土的第一道防禦屏障,將負責攔截從印度東北地區發升空的彈道導彈,因此必須北上到達恆河河口附近。
這個決議無法更改,因為這是艦隊作戰任務的一部分,而且非常關鍵。
如果印度從本土東北部地區發彈道導彈,攻擊中國本土的南部地區,比如海南島,導彈就不會從中國西南上空掠過,而是直接從中南半島上空掠過,即便進行中段攔截,也要在東南亞國家上空擊落攜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更可惜的是,根本無法進行中段攔截,因為沒有在這些國家部署反導攔截系統。如此一來,就只能進行末段攔截,在彈道導彈重返大氣層之後將其擊落。最終,不管是彈體、還是彈頭的殘骸,都有可能落到本土上,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
必須在彈道導彈處於上升階段時進行攔截,也就必須讓艦隊北上。
當然,艦隊的任務不僅僅是攔截印度的彈道導彈,還要在打擊行動中,承擔很大一部分作戰任務。。。F!~!
..
第六十一章 戰略打擊
三十日夜間,肯定是克魯沙在印度總理府渡過的最為艱難的一個晚上。
會議持續到三十一日凌晨四點才結束,克魯沙才說服幾位將領,決定在三十一日上午正式宣佈單方面停火,然後邀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等大國出面調停。
隨後,克魯沙親自起草了停火宣告。
作為政治家,克魯沙必須注意措詞,不能是中國出動空中力量迫使印度停火,而是印度在達到了既定目的之後,為了維護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避免戰爭規模擴大,才決定單方面停火。
怎麼把話說好,顯得至關重要。
忙到六點過,克魯沙才完成了這份意義重大的停火宣告,然後jiā給秘書去潤他則利用這個機會吃了早飯。
六點半,克魯沙跟中島俊夫通了熱線電話,把停火訊息提前告訴了日本首相。
在克魯沙看來,尊重中島俊夫沒有壞處。
戰後,印度依然得依靠日本的援助,特別是經濟與技術上的援助,才能迅速從戰敗的yīn影中走出來。因為與中國決裂,所以從長遠來看,日本的重要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大幅度提高。
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日本都是印度的天然盟友。
克魯沙相信,中島俊夫也有同樣的認識。
在迅速崛起的中國面前,如果印度與日本各自為陣,結果都將非常悲慘。只有聯合共同作戰,才能遏制中國。
正是如此,克魯沙相信,中島俊夫肯定會把訊息轉告給麥克米倫。
他的想法很簡單,先讓中島俊夫跟麥克米倫通氣,再給麥克米倫打電話,美國出面調停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七點過,秘書送來了經過潤è;的停戰宣告。
迅速瀏覽一遍,修改了幾個措詞之後,克魯沙開始考慮給麥克米倫打電話。
因為印度不是美國的盟國,所以如何發出邀請,顯得非常關鍵。如果請求美國,只會降低印度的身份,更會使印度的外jiā活動受到影響。如果不向美國發出請求,又不見得能夠讓美國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