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噸,完全符合戰艦大型化的流。與“昆明”級相比,“威海”級的最大特點就是側重於艦隊反潛,在武器、電子裝置等方面,完全以反潛為主。這麼做,最直接的好處就大幅度降低了建造成本。別的不說,“威海”級不具備區域防空能力,而且導彈垂直筒減少到四十具,同時選用了價格低廉的相控陣雷達,僅此就使綜合建造價格降低了接近百分之四十。此外,“威海”級沒有配備大口徑電磁炮,只是可以採用電磁炮模組,還將造價減少了近百億元。在以控制建造成本為最高目標的情況下,“威海”號的建造價格僅為二百二十億元。如果算上外銷分紅,“威海”級的平均建造單價只有一百六十億元左右,僅為“昆明”級的五分之一。

必須承認,海軍做了妥協,也獲得了一種足夠廉價的戰艦。

導致“威海”級如此便宜的主要原因,還是在巨大的外銷數量上。

到二零三二年初,北方船舶重工集團已經接到了二十八艘的海外訂單,建造週期已經排到了二零四五年之後。因為中國海軍的採購量只有十六艘,所以這二十八艘外銷戰艦分攤了大部分研製與設計費用。

如此好的外銷成績,與威海造船廠的營銷戰略不無關係。

在推銷“威海”級的時候,威海造船廠採用了非常靈活的商業作手段,即可以根據客戶提出的要求,採用不同的任務模組。說得直接一點,如果客戶非常有錢,需要一種高能的多用途戰艦,“威海”級能在末段反導能力與遠端打擊能力之外的其他能上,完全達到“昆明”級的標準,成為一種名副其實的多用途驅逐艦。如果客戶沒有那麼多錢,對戰艦的能要求不是很高,“威海”級還能在標準型、也就是中國海軍的反潛型基礎上,適當簡化作戰系統,降低建造價格。

事實上,這已經是各個西方國家戰艦營銷的基本模式了。

在出售的二十八艘“威海”級中,有二十二艘是“低配”版本,其中又分成了反潛型與多用途型。因為是“低配”版本,這兩種型號的“威海”級主要簡化了電子裝置,畢竟電子裝置是戰艦上最昂貴的組成部分。剩下六艘中,四艘是“標配”版,其中又有兩艘是多用途型。只有沙烏地阿拉伯採購的兩艘是完全以“昆明”級為標準的“高配”版,而且這兩艘也是沙特海軍東西兩支艦隊的旗艦。

當然,對中國海軍來說,“威海”級仍然算不上是“完美”的戰艦。

關鍵就在動力系統上。

雖然“威海”級的最大續航力達到了七千五百海里,而且能以三十節的度航行四千海里,在測試的時候達到了三十四節的最高航,但是仍然比不上核動力戰艦,而且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遠洋作戰能力。

唯一的改進辦法,就是採用核動力。

為此,在下達了第二批八艘的訂單之後,海軍委託威海造船廠,研製適合護衛艦的核動力模組,並且在二零三一年批准了一筆高達十五億元的研製費用,在今後幾年還會繼續投入研製資金。

只是,海軍看重的不是裂變反應堆,而是聚變反應堆。

根據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聚變反應堆的總質量比裂變反應堆小得多,而且可以非常便捷的控制反應堆的輸出功率,從而用同一種堆芯,設計出多種輸出功率不同的動力系統,最大程度的減輕後勤保障負擔。

說得直接一點,海軍不用再為各種級別的戰艦研製不同的反應堆。

要知道,在這個時候,中國海軍總共有三大系列的十二種裂變反應堆,僅僅是維護這些反應堆就要採購上萬種零部件。和平時期還沒有多大問題,到了戰爭時期,必然會對後勤保障造成嚴重負擔。

如果能夠用一種動力系統取代所有動力裝置,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在戰艦的建造安排上,遠洋護衛艦排在多用途驅逐艦前面,而下一代巡洋艦與航母的建造工作還沒有安排下來,所以海軍決定先在造價較為低廉的遠洋護衛艦上“試點”,在取得了足夠的經驗之後,再推廣應用。

更重要的是,如果“試點”成功,護衛艦與驅逐艦就能統一成一種戰艦。

從長遠展來看,這絕對有巨大的好處。要知道,在海軍中,護衛艦與驅逐艦是數量最多的兩種戰艦,如果能夠統一到一個框架體系之內,除了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後勤保障負擔之外,還能透過大批次建造降低採購成本。按照海軍的規劃,最終肯定會用“驅逐艦”取代所有“護衛艦”。

當然,這只是命名上的問題。

也就是說,“威海”級後繼護衛艦,承擔了替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