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所謂的“硬通貨”就是黃金與白銀,而且主要是黃金。
對俄羅斯來說,這絕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要知道,俄羅斯只有一億六千萬人,五萬億元平攤下來,相當於每個俄羅斯人將在未來五年中獲得三萬多元,而俄羅斯在二零三四年的人均收入只有二萬四千美元,大約十一萬人民幣。
事實上,俄羅斯獲得的好處遠不止這一點。
貿易能夠最大限度的帶動經濟展,具有放大作用。保守估計,中俄間五萬億元的貿易合同,至少能在俄羅斯產生二十五萬億元的國民產值,以及大約十萬億元的國民收入,等於確保了俄羅斯在未來五年之內,經濟增長率將高達百分之二十以上,國民收入的增長度也將過百分之十。
當然,中國也不僅僅是付出。
貿易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即便黃峙博送去的貿易合同以進口為主,即主要從俄羅斯購買原料等基礎物資,但是也能促進中國的出口產業。別的不說,百分之七十五的貿易款項將以人民幣支付,而俄羅斯拿到這筆錢之後,必然到中國購買需要的產品,從而給中國企業帶來展機會。
從中國這裡拿到了這麼多好處,俄羅斯自然要表明立場。
可以說,俄羅斯的外jiā表態,是日本在外jiā戰場上的一大失敗。
在黃峙博訪問莫斯科之後,日本相也緊急飛往莫斯科,開出了同樣的條件,希望以此穩住俄羅斯。
可惜的是,日本沒能打動俄羅斯。
原因只有一個:俄羅斯需要進口的產品中,絕大部分能在中國買到,即便部分高技術商品無法在中國購買,也可以從歐盟購買,完全不用依賴日本。
更重要的是,日本手裡沒有足夠多的硬通貨。
也就是說,就算日本從俄羅斯進口同樣多的原料,也只能拿日元支付,而日元沒有硬通貨做保證,價值遠低於人民幣。
當然,還得考慮另外一個問題,即戰爭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