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得考慮另外一個問題,即戰爭產生的影響。
如果俄羅斯不看好日本,就不會與日本做買賣。說得簡單一點,日本戰敗了,日本相開出的所有好處都是白條。即便日本沒有在這場戰爭中滅亡,而且兌現了貿易承諾,俄羅斯獲得的日元也是白條。
只要俄羅斯相信中國能在戰爭中取勝,就會把籌碼押在中國這邊。
對於俄羅斯的行為,美國等西方國家立即表抗議,認為俄羅斯的禁運政策,使國際局勢、特別是東北亞的緊張局勢近一步惡化。
問題是,美國沒有有效的應對措施。
美國與俄羅斯的貿易往來本來就不密切,二零三四年的雙邊貿易額不到一千億美元,即便算上美洲自由貿易區,也不到兩千億美元,僅佔俄羅斯貿易總額的百分之十二,而俄羅斯與中國在二零三四年的貿易總額高達七千億美元,中國一直是俄羅斯的頭號貿易伙伴,俄羅斯沒有理由看美國的臉è。
真正能夠影響俄羅斯的,只有歐盟。
要知道,歐盟是俄羅斯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二零三四年的貿易額為六千六百億美元。
可惜的是,歐盟並不打算制裁俄羅斯,或者說沒有制裁俄羅斯的動力,因為歐盟需要俄羅斯的資源。在二零三四年的六千六百億貿易額中,歐盟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天然氣、糧食等農產品就高達二千四百億美元,此外還從俄羅斯進口鐵礦石、煤炭、稀土等資源,即歐俄貿易中,以歐盟進口為主。
如此一來,如果歐盟跟隨美國的步伐,遭到貿易制裁的肯定不是俄羅斯。
從某種意義上講,俄羅斯的外jiā表態,是中國在外jiā戰場上最為重大的勝利之一。
原因很簡單,在俄羅斯表明立場之後,一些與中俄關系密切的國家也紛紛表態,比如伊朗、委內瑞拉與敘利亞。此外,還對歐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使歐盟沒有在外jiā政策上完全偏向於日本。
比如,在美國與加拿大宣佈加大對日本的出口規模之後,歐盟並沒有跟進,仍然拒絕向日本出售廢舊電子產品。理由也很簡單:歐盟也沒有稀土資源,而且奧地利等成員國的廢舊資源再利用產業非常達。
事實上,歐盟也一直是廢舊電子產品的純進口地。
可以說,到四月初,外jiā戰場上的勝負已經一目瞭然了。
正是如此,再也沒人懷疑,中國與日本將爆全面戰爭,而且很有可能是中國以核問題為由向日本宣戰。
果真如此的話,連美國都無能為力。
要知道,“華盛頓條約”中明確規定,五個核大國有監督其他國家的義務,也有在必要時採取必要行動,阻止其他國家研製、生產、裝備與使用核武器的權利,而且不得干預其他核大國為此採取的必要行動。
也就是說,中國真拿核問題向日本宣戰,美國只能保持沉默。
當然,戰爭也不是不可避免。只要日本答應接受全面核查,開放所有機構,讓以中國代表為的核查小組無障礙進入,至少在道義上,中國就沒有理由對日本動戰爭,美國也就有機會行使對日安全保障承諾。
問題是,日本願意做出如此重大的讓步嗎?
要知道,只要完全妥協,日本就算有心研製核武器,也沒有機會。徹底的核查,肯定能剷除日本的核基礎。如果日本已經在核武器專案上做出了重大努力,核查就能使日本的所有努力付諸東流。
說得嚴重一點,日本只能重頭做起。
那麼,中國也就有理由在今後採取同樣的行動,使日本永遠無法獲得核武器。
對日本來說,這與承認三流國家地位沒有區別。
顯然,日本不可能在核查上做出全面妥協,因為日本核問題的根源就是日本不肯承認現在的國際地位。如果日本甘心呆在三流國家的位置上,就沒有理由秘密研製核武器,也就不會引中日對抗。
如此一來,日本就只剩下一條出路了:趕在戰爭爆前製造出核武器。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用既成事實來應對中國的軍事威脅,使中國放棄透過戰爭手段打擊日本的企圖。
在日本政客眼裡,只要有一枚能夠投到中國本土的核彈頭,就能讓中國投鼠忌器,也就能讓中國當局在做出決策的時候有所遲疑,日本也就能夠獲得更多的時間,製造更多的核武器。哪怕只有幾個月,等到中國當局痛下決心的時候,日本已經獲得了對中國進行全面戰略報復的能力。
顯然,只要中國國家領導人有點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