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部分(2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巨大的兵力差距,不是依靠基層軍官的素質就能加以彌補的。

更重要的是,埃及官兵在這場戰鬥中也表現得非常英勇。雖然戰術能力不怎麼樣,但是並沒有出現潰逃現象。歸根結底,透過前幾次戰鬥,特別是在裝甲戰中,埃及軍人獲得了必要的信心。

信心到底有多麼重要?

如果沒有信心,那麼當天晚上,埃及軍隊就會像第四次中東戰爭時那樣,在以軍動反擊時迅崩潰。

有了信心,也就有了勝利的希望,也就有了戰鬥下去的動力。

當然,這種信心,在很大的程度上來自於對現有武器裝備的信任,即埃及軍隊已經透過實戰證明,中國提供的主戰裝備比以軍的更加先進,埃軍軍隊在數十年來,第一次獲得了裝備效能上的優勢。

這個晚上,在第五站方向上,埃軍也起了反擊。

依靠第一集團軍增派的步兵師,埃及軍隊在夜間十點左右衝出防禦陣地,再次挑戰不遠處的以色列國防軍。

當時,以軍的重點已經放在了東面的戰場上。

面對埃及軍隊不顧一切的反擊,以軍只能穩步撤退,畢竟在此之前,以軍一直在進攻第五站,沒有構築防禦陣地。事實上,以色列國防軍根本沒有在第五站附近構築防線,而是希望透過進攻壓迫埃及軍隊,大不了就在主動撤退之後,透過運動戰打敗埃及軍隊,固守防禦不是以軍的打法。

問題是,到了二十六日夜間,以軍根本沒有打運動戰的資本。

原因就是:以軍的後勤補給已經達到極限,圍攻第五站的幾個旅沒能在埃及軍隊起反擊之前獲得彈藥與燃料補給。

拿第二步兵旅來說,當時剩餘的燃料只夠坦克與戰車行進一百多公里,而剩餘的穿甲彈平均分配下來,每輛坦克只能分到八枚,而離第二步兵旅最近的補給站,還在東邊五十多公里之外。

更重要的是,當時計劃送往第五站的物資已經被截留,提供給了東邊的作戰部隊。

以軍不撤退的話,不但有可能被埃軍擊潰,還很有可能被埃軍包圍。如果埃軍打得積極主動一些,就會繞過以軍防線,直接穿插到後方,切斷以軍的補給線,然後出動一支裝甲部隊,哪怕只是一個裝甲營沿著二號公路線向東突擊,就能在幾個小時之內,端掉以軍設在沿途的所有補給站。

只有主動撤退,收縮防線,才有希望拖住埃及軍隊。

問題是,主動撤退,絕對不可能擊敗埃及軍隊。

如果一直退下去的話,以軍仍然有可能被埃及軍隊包圍。

結果就是,在其他部隊撤退的時候,第二步兵旅,即“吉瓦提”旅留下斷後,對埃及軍隊起了反衝擊。

必須承認,王牌部隊就是王牌部隊。

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吉瓦提”旅都能起反擊,而且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好準備,然後以視死如歸的精神衝向埃及軍隊的鋼鐵洪流。在這場慘烈的戰鬥中,“吉瓦提”旅的三千八百名官兵裡面,只有不到一百人撤了出來,包括旅長、六名營長、十一名校官在內的一千七百餘名官兵陣亡,剩餘近兩千名官兵都是在戰鬥到彈盡糧絕、或者負傷失去作戰能力的情況下被埃軍俘獲。

“吉瓦提”旅也成為這場戰爭中,第一個被整建制殲滅的以軍旅級部隊。

後來,“吉瓦提”旅的軍旗被埃及軍事博物館收藏,成為埃及軍隊歷史上最為醒目的戰利品。

“吉瓦提”旅的自我犧牲,為其他六個旅爭取到了撤退機會。

問題是,埃及軍隊的進攻仍然沒有被打退,而且以軍在西奈半島上的活動空間被壓縮了將近一半。

這就意味著,如果第三集團軍取得突破,以軍主力將被埃及軍隊包圍。

二十七日凌晨,在戰線已經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塞邁德方向上的以軍起進攻,開始向西突擊。

只是,以軍先得衝破第十三步兵師的防線。

毫無疑問,這不是一道簡單的防線。

在進行戰役部署的時候,戚凱威最重視的就是塞邁德方向上的防禦力度,因為他早就意識到,決戰打響之後,以軍肯定會從該方向上衝擊第三集團軍的右翼,所以除了讓第十三步兵師加強防禦強度之外,他還在這邊投入了一個預備役步兵師,並且圍繞塞邁德構築了環形防禦陣地。

戚凱威的要求並不高:只需要拖住以軍反擊部隊兩天就行了。

打到天亮,以軍仍然沒有能夠在塞邁德方向上取得突破。

此時,“吉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