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李明陽解說情報的時候,黎平寇接到一個電話,出去了十多分鐘。他回來的時候,李明陽還在做情報分析。

不用李明陽解說,參會人員都意識到,戰爭即將爆。

“各位,我剛跟美國總統通了熱線電話。”黎平寇坐下後,朝李明陽壓了壓手,暫時終止了情報分析。“美國總統的意思是,我們應該主動出面,調解阿以矛盾,而且我們應該更加積極主動,阻止戰爭爆,共同維護世界和平。除此之外,以色列總理已經在半個小時前宣佈進行軍事動員。”

“這就叫維護世界和平?”騰耀輝顯得很驚訝,“不管是不是摩薩德所為,以色列在這個時候進行軍事動員,只能使事態惡化,絕對無法緩解中東的緊張局勢。就算我們出面,也不見得能夠說服納傑夫與阿薩德。”

“埃及與敘利亞只是進入緊急狀態,還沒有進行戰爭動員,以色列先進行動員,肯定會使事態惡化。”黃瀚林嘆了口氣,說道,“不管以色列進行動員的目的是什麼,動員本身就是挑釁行為。”

黎平寇沒有開口,而是朝牧浩洋看了過去。

“要想避免戰爭,先就得讓美國穩住以色列,不再使事態惡化。如果美國希望與我們合作,至少應該規勸以色列。”牧浩洋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顯然,美國沒有這麼做,中東局勢即將失控。”

“我已經在電話中提到,如果以色列進行戰爭動員,我們也無能為力。”

“美國總統的態度呢?”黃瀚林問了一句。

“在我們通電話的時候,美國總統特使正在飛往特拉維夫的途中,美國總統也緊急召見了以色列大使。”黎平寇嘆了口氣,說道,“不可否認,美國確實做出了努力,也確實想阻止戰爭爆,只是現在看來,恐怕沒有多少意義。”

“也就是說,以色列仍然堅持進行戰爭動員?”

“準確的說是軍事動員,讓預備役部隊歸建。”

黃瀚林愣了一下,說道:“問題是,以色列全民皆兵,處於兵役年齡的男女公民都是預備役軍人,軍事動員與戰爭動員沒有本質區別。更重要的是,以色列國防軍的主力就是預備役部隊。”

對於黃瀚林的觀點,牧浩洋與騰耀輝都表示贊同。

作為一個在戰爭中建立與成長起來的國家,以色列是全世界唯一的軍事化國家,即所有公民都得服兵役,退役之後直接轉為預備役軍人,每年接受三次以上的軍事訓練,連武器裝備都得以保留。按照以色列的軍事機制,二十四小時之內就能完成軍事動員,徵召八十萬預備役軍人。更重要的是,在歷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預備役部隊表現出了更強的戰鬥力,甚至過了一些精銳部隊。比如在“贖罪日戰爭”中,幾個預備旅在守衛戈蘭高地、以及反攻敘利亞的戰鬥中,一直衝在最前面。

導致這一情況的,正是以色列獨特的兵役制度。

除了全民皆兵之外,以色列的所有適齡公民、不分男女,在編為預備役的時候,都領去了槍支彈藥,能在接到動員令之後直接回部隊報到,不需要走太多的程式。此外,以色列的預備役部隊往往按照地域編排,即一個村子裡的居民,就是一支部隊裡的戰士,平時工作與生活都在一起,相互之間非常熟悉,在作戰的時候更加有凝聚力,也就自然能夠揮出常水平。

以色列進行戰爭動員,等於主動挑釁阿拉伯國家。

說得直接一點,以色列進行戰爭動員後,埃及與敘利亞先要考慮的不是進攻,而是遭到以色列的軍事打擊。

更重要的是,這很有可能成為埃及與敘利亞主動起戰爭的理由。

要知道,埃及與敘利亞沒有如此完備的動員機制,如果遭到以色列打擊,很有可能在幾十個小時內戰敗。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六日戰爭”,即第三次中東戰爭。在開戰後的數個小時內,以色列空軍就透過突然襲擊的方式,打垮了埃及與敘利亞空軍,一舉奪得制空權,然後以閃電般的度攻佔了西奈半島與戈蘭高地,迫使埃及與敘利亞簽署城下之盟,讓兩個阿拉伯國家在完成動員前就遭到了慘敗。

有了前車之鑑,埃及與敘利亞肯定不會犯糊塗。

展到這一步,到底是誰策劃了刺殺行動已經不重要了。

沉默了片刻,黎平寇敲了敲桌子,把目光轉向了李明陽。

“如果以色列不立即終止動員行動,戰爭將不可避免。”李明陽長出口氣,說道,“到時候除了埃及與敘利亞會提高警戒,猜測以色列的目的,從而做出過激反應,連其他阿拉伯國家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