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夠根據納傑夫的情況,對生的事情做出推斷。”
“需要等多就?”
“幾個小時。”
“問題是,我們也得在這幾個小時內做出決策。”
李明陽長出口氣,說道:“在搞清楚情況之前,我只能肯定一點。”
“什麼?”
“誰獲益,誰主張。說得直接一點,誰想動第五次中東戰爭?”
黎平寇立即鎖緊了眉頭。
牧浩洋也朝李明陽看了過去,至少中國不想動第五次中東戰爭,只是希望利用阿以緊張局勢獲益。
這場戰爭真要打起來,中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佈局必然受到影響。
更重要的是,不管誰贏誰輸,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都將減弱。以色列打贏了,美國將捲土重來,利用猶太人馴服阿拉伯人,讓大部分阿拉伯國家俯稱臣。埃及打贏了,阿拉伯世界將改頭換面,埃及將成為阿拉伯的領頭羊,納傑夫也將藉此機會,全面推行“大阿拉伯主義”。
只有阿以保持不戰不和的關係,中國才能從中漁利。
說得直接一點,只有在不爆戰爭的情況下,中國才能利用對阿拉伯國家的影響力,抗衡美以聯盟。
那麼,會是美國嗎?
答案明顯也是否定的,因為美國暫時還沒有把握幫助以色列打贏這場戰爭,而美國絕對輸不起這場戰爭。
原因很簡單,如果埃及輸了,大不了再次臥薪嚐膽數十年,不會有滅國危險。以色列再強大,也不可能吞併整個阿拉伯世界,最多隻是透過猛烈的軍事打擊,暫時消除來自阿拉伯世界的威脅。相反的,如果以色列輸了,那就不是臥薪嚐膽的問題了,而是很有可能遭到滅頂之災。
以色列身後就是懸崖,而埃及身後是廣大的戰略縱深。
沒有絕對的把握,美國肯定不會主動挑起第五次中東戰爭,最多隻是牽制中國,維持中東地區的戰略平衡。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肯定沒有絕對的把握。
別的不說,埃及的軍事實力就不亞於以色列,加上敘利亞,已經過了以色列。如果其他阿拉伯國家,比如約旦、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等捲入戰爭,再加上與敘利亞關係密切的伊朗,以色列將必敗無疑。
當然,美國也有可能直接出兵干預。
問題是,只要美國出兵,中國就會出兵。
即便不考慮因此引世界大戰,也要考慮兩個級大國的干預力度。中國通往中東的印度洋航線已經暢通無阻,即便無法對美國通往中東的大西洋航線構成威脅,也能確保己方不受影響。
結論很簡單,中美在戰略層面上勢均力敵。
綜合這些因素,有理由相信,至少在五年之內,美國不會謀求引第五次中東戰爭,更不會主動挑起戰爭。
那麼,以色列呢?
如果連美國都沒有信心在五年內打贏第五次中東戰爭,不管以色列有多麼自信,也不會在沒有美國支援的情況下,單獨挑戰埃及與敘利亞,更不會透過刺殺埃及與敘利亞總統的方式來調整整個阿拉伯世界。
排除了其他可能後,剩下的再難以令人相信,也是事實。
想到這,牧浩洋都感到萬分震驚。
聯想到李明陽之前做出的分析,牧浩洋不得不相信,如果納傑夫沒有死,安然無恙的回到開羅,那麼這次刺殺事件的幕後主使就是納傑夫本人,而且渴望動第五次中東戰爭的也是納傑夫。
這個推斷,有一個強有力的間接證據。
埃及與敘利亞已經在政治問題上取得共識,可是維繫兩國關係的基礎,即針對以色列的軍事優勢無法長期保持。隨著美國的國力逐漸恢復,特別是拯救行動結束之後,美國將先鞏固中東地區,埃及與敘利亞的軍事優勢很有可能在五年後消失,因此納傑夫有足夠的理由在這個時候動戰爭。
果真如此的話,納傑夫用的是苦肉計。
敢拿自己的生命做賭注,這樣的總統不但有魄力,野心還大到令人恐懼的程度。T!~!
..
第三章 本性難移
第三章本性難移
會議進行到中途,李明陽收到了軍事情報局來的最新情報。
納傑夫已經回到開羅,還透過埃及國家電視臺,表了一份措詞強硬的講話,隨即命令埃及陸海空三軍進入戰備狀態。在他表講話的時候,敘利亞副總統阿薩德已經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顯然,納傑夫毫未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