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計劃中的第三代燃料電池就應該達到一千六百伏安時)還在研製中,預計最快也只能在二零五六年初突破主要技術難題,能在二零五七年實現量產,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結果了。如此一來,質能密度達到每千克一千六百伏安時的燃料電池,恐怕在二零五八年都無法量產。
毫無疑問,在大戰中,海軍還不會急於規劃二零五八年之後的事情。
當然,也有人提出了折中方案,或者說是技術補充方案。
最具有影響力的技術補充方案,就是用全電動艦艇取代一部分中型核動力艦艇,並且把這些艦艇編制在航母戰鬥群中,使其隨時能夠從核動力戰艦那補充電能,從而降低航母戰鬥群的建造成本。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方案。
二零五三年六月,牧浩洋就批准了代號DF…1型的電動反潛戰艦的設計方案,即用燃料電池取代聚變反應堆,把反潛戰艦的建造成本降低百分之二十,而這些電動反潛戰艦將全部編入航母戰鬥群。
當時,還有一個代號DD…1的電動大型戰艦設計方案,只是被牧浩洋否決了。
實戰已經證明,大型綜合戰艦有較強的獨立作戰能力,而且在航母不夠的時候,大型綜合戰艦往往會單獨組成戰鬥群。更重要的是,在需要大型綜合戰艦執行的戰鬥任務,特別是獨立作戰行動,都以使用大口徑電磁炮為主,而聚變核反應堆仍然是提供充足電力供應的基本保證。
在密克羅尼西亞海戰中,南下的偵察編隊裡的四艘大型綜合戰艦在打擊美軍艦隊時,消耗了相當於五千噸第一代燃料電池儲備的電能,而在改為電動戰艦時,“黑龍江”級攜帶的燃料電池不會過八千噸。也就是說,一場持續幾個小時的炮戰,就消耗掉了相當於百分之六十的電能。顯然,剩下的電能根本不足以讓大型綜合戰艦執行其他任務,甚至不足以使其返回基地。
針對這種情況,一些工程師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一支航母戰鬥群裡,讓少數大型綜合戰艦使用核動力,其他的則由燃料電池供電。
問題是,這套方案也存在明顯不足。
先就是,在作戰的時候,如何解決電力傳輸問題?要知道,就算在過去的戰鬥中,大型綜合戰艦在作戰的時候,都排成了較為整齊的編隊,可是在未來的戰鬥中,隨能保證所有大型綜合戰艦還能聚在一起?如果需要由電纜供電的話,就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即在進行戰術機動的時候,就不能為進行電力補充。從技術角度來講,只有解決了電力的無線傳輸技術難題之後,該方案才有實現的可能性。
事實上,辦法不是沒有,只是還沒有成熟。
當時,微波電力傳輸技術已經問世,即先把電能轉換成微波,並且以指向的方式進行傳輸,然後再把微波的電磁場場能轉化為電能。問題是,在二零五三年,該技術的轉換效率只有百分之一
從理論上講,就算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電力輸送,並且在承擔電力供應的戰艦上配備兩套核動力系統,微波電力傳輸的效率至少也要達到百分之十,才能在最為普遍的戰術環境下為另外一艘戰艦補充電能。
當然,有了成熟的技術,還得有配套的戰術。
在戰術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護充當“電站”的核心戰艦。
要知道,在戰場上,敵人肯定會攻擊核心戰艦,從而使其他戰艦喪失至關重要的電能供應。事實上,只要核心戰艦被敵人擊毀,那麼編隊裡的其他戰艦的作戰能力就會降低,甚至喪失作戰能力。
毫無疑問,海軍不可能拿主力戰艦冒險,更不可能拿艦隊冒險。
也正是如此,牧浩洋只批准建造全電動反潛戰艦。原因很簡單,反潛戰艦不承擔對地打擊任務,也沒有配備大口徑電磁炮,其最主要的使命就是掩護航母,因此在作戰時肯定會伴隨航母。如此一來,反潛戰艦基本上能在除了作戰狀態之外的任何時候,從航母那裡獲得足夠的電能供應。如果編隊裡還有大型綜合戰艦,那麼反潛戰艦還不需要依靠航母,也就不會對航母的作戰行動產生影響。
當然,有了開頭,也就有後繼展。
從某種意義上講,艦隊全電動方向展是歷史潮流,缺乏的只是必要的技術,以及新的戰術體系。
事實上,這種全電動化的展方向,最終也徹底改變了海軍。
當然,不僅僅是全電動化帶來的變化,而是在與另外一項技術結合之後,才使得海軍脫胎換骨。
從某種意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