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尷尬的局面,即中國海軍無法為陸軍開闢新戰場。也就是說,在中國陸軍總兵力擴充到五百萬之後,很有可能出現無仗可打的尷尬局面。
從某種意義上將,正是海軍存在的現實問題,讓牧浩洋推行的戰略受到了質疑。
雖然這不能怪牧浩洋,畢竟誰也沒有想到,中國海軍在開戰之初就損失了三分之二的主力艦隊,而且在半年之後只剩下了一艘可用的航母,但是誰也不能改變事實,即中國海軍繼續擴充艦隊規模。
面對這個問題,牧浩洋採取了三個辦法。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想方設法的擴充艦隊規模,從民間徵召可以改造成戰艦的大型運輸船,以及從盟國借用艦艇。當然,前者是主要辦法,後者的可行度不是很高,最多隻能邀請盟國艦艇組成多國艦隊。
二零五三年六月,牧浩洋就起草了一份船隻徵用清單。
在這份清單中,海軍羅列了五百多艘商船,主要是排水量在十萬噸以上的快貨輪,其中由以集裝箱貨輪與滾裝貨輪為主。前者能夠較為方便的改造成航適中的護航航母,從而組建以護航航母為核心的護航艦隊,解決在東海、南海與印度洋上的護航問題,把用來執行護航任務的大型戰艦替換出來。後者能夠改裝成兩棲戰艦,透過搭載傾斜旋轉翼飛機,頂替部分原本應該由戰艦執行的任務,比如在登陸作戰中為陸戰隊提供空中支援,向前線運送作戰部隊等。
按照牧浩洋的要求,在二零五三年底,就要徵用至少兩百艘商船。
當然,這與牧浩洋的宏偉計劃有關,即在年底,航母戰鬥群增加到七支之後,出兵攻打索羅門群島。
較為長遠的辦法,還是加大艦艇的建造規模。
只是,這也是較為困難的辦法,因為造船廠的船臺非常有限,而且牧浩洋在去年年底就已經調整了造艦計劃。當時能做的,就只有壓縮商船的建造規模,讓幾家主要的造船廠集中力量建造戰艦。
最初,牧浩洋的提議受到了國務院的堅決反對。
原因很簡單,戰艦存在的主要價值是奪取制海權,而奪取制海權的目的是讓中國的商船能夠自由安全的在海洋上航行,如果連商船都沒有了,制海權又有什麼意義,艦隊又有什麼存在的價值?
要知道,在開戰後的頭半年內,中國損失了百分之十一的商船,絕大部分是在印度洋上被美國潛艇擊沉的。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到二零五三年六月份,中國的商船總噸位已經比戰前降低了百分之八。
雖然從總量上來看,影響還不是很大,特別是在伊朗參戰之後,大陸戰場連成一片,鐵路運輸填補了海運的空缺,但是戰爭期間的運輸量本來就比和平時期大得多,損失的海運力量已經對同盟集團的經濟產生了影響。別的不說,當時囤積在波斯灣各大港口裡的貨物過了一億三千萬噸,主要是化肥等化工產品,而中國國內的農業工廠儲備的化肥只夠維持三個月。
由此可見,海運得不到恢復,經濟遲早要出問題。
結果就是,國務院堅決反對降低商船建造量,而且要求相應的提高建造數量,以填補戰爭損失。
為了這件事,牧浩洋費了不少力氣。
先,他請杜小蕾親自出面去聯絡幾個造船能力雄厚的盟國,比如馬來西亞、越南、印度與泰國,讓這些國家加快商船的建造度,以便彌補中國縮小商船建造規模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其次,他以戰爭部長的身份,向黃瀚林提出,無條件的徵用扣押的敵對國船隻、以及有條件的徵用中國港口內的中立國船隻。雖然黃瀚林不大同意徵用中立國船隻,但是牧浩洋提出了一點,即美國已經在徵用中立國船隻了。最終,黃瀚林做出了讓步,只是要求杜小蕾先與被徵用船隻的所有國進行外交談判,爭取使徵用合法化。只是不管談判結果如何,從二零五三年十月一日起,所有進入中國港口的中立國船隻都將有條件徵用。準確的說,應該是戰時租用,即在戰後歸還,並且由中國政府承擔因戰爭導致的所有損失,而被徵用船隻上的海員有自主選擇權。
最後,就是增強船隊的護航力量。事實上,這與前面提到的徵用商船有關,即建立更加完善的護航體系。當時,牧浩洋向杜小蕾做出承諾,在年內把商船的出航損失率降低百分之五十。為了兌現這個諾言,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中國海軍不但把十二艘快集裝箱貨輪改裝成了護航航母,還額外採購了三百多架傾斜旋轉翼反潛巡邏機,並且臨時徵召了一萬多名海員。只是,這些護航手段都沒有揮良好的效果,商船的出航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