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因素影響,以及戚凱威不想再節外生枝,蔣博文在十月底就被派往被公認為將領終結地的非洲之角,以陸軍上將的身份指揮在該地區作戰的東方聯軍,而他手下的主力部隊卻是陸戰師。

頂替蔣博文的是之前的第二十七集團軍司令魯立毅,當時他已是陸軍中將。

在正式出任伊朗戰區司令前,魯立毅也晉升為陸軍上將。

有趣的是,魯立毅在中東戰場上的表現,證明他是一名擅長打防禦戰的將領,與蔣博文幾乎完全相反。

這下,在伊朗戰場上,雙方的最高指揮官都是防禦型將領。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雙方在接下來的兩年內,把伊朗西北地區變成了不折不扣的防禦堡壘。至於進攻,受各種因素影響,雙方都比較溫和,幾次規模有限的進攻,也只有戰術目的,沒有戰略目的。

對美軍來說,伊朗戰場進入到對壘階段,肯定不是壞事。大文學

這意味著,能把該戰場上的大部分美軍抽調出來,用在愈加有價值的地方。

只是,哪裡愈加有價值?

這就關係到美軍的第二個認識了,即中國陸軍將在哪裡發動戰略進攻。

所有跡象都表明,大陸戰場將是下一個決勝地點,不僅中國陸軍主力雲集,還有俄軍那條千瘡百孔的防線。

不可否認,布魯希洛夫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軍事統帥,沒有他,俄羅斯很有可能在二零五三年結束之前就已戰敗。可惜的是,在這位被西方稱為第三次世界大戰中最有才華的統帥手裡,並沒有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布魯希洛夫的很多雄偉戰略構想都無法變成現實,他不得不在左支右絀之中,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如何維持戰線之上,即修補戰線上的漏洞。

現實證明,由雄獅率領的羊群,仍然是羊群,而不是獅群。

以“勢如累卵”來描述當時俄軍在大陸戰場上的處境,一點都不過分。

到十月初,中國陸軍部署在大陸戰場上的作戰部隊已經達到十六個集團軍,其中四個集團軍在遠東地區掃蕩、兩個集團軍在西伯利亞坐鎮,八個集團軍已經進駐哈薩克,還有兩個集團軍在另外三個中亞國家。更重要的是,在戰場後方,中國陸軍已經動員了超過二十個集團軍的作戰部隊,而且都是完成了鍛鍊的作戰部隊,其中四個集團軍肯定能在年底之前獲得主戰裝備。

也就是說,戚凱威手裡有至少二十個集團軍可供調動。

針對大陸戰場的特殊性,特別是中國陸軍全新的進攻戰術,戚凱威還單獨組建了二十支陸軍航空兵聯隊,為每個集團軍加強一支,而一支陸航聯隊擁有四百架飛機,其中至少有二百四十架戰術運輸機。

除了空中力量,戚凱威手裡至少還有十二支**炮兵部隊。

當時,在**炮兵的編制上,戚凱威用了以往的方式,即成立**炮兵旅,只是每個炮兵旅的規模都非常大,編有十二個炮兵營與六個作戰支援營,另外還有各類後勤與支援性質的作戰部隊。

在兵力上,一個**炮兵旅就有差不多一萬人。

在大陸戰場上,中國陸軍投入的兵力不是一百萬,而是差不多一百五十萬,另外還有十六個集團軍做戰略預備隊。要知道,這十六個集團軍就算不能在年底拿到主戰裝備,也能拆散了補充給前線作戰部隊。

與之對壘的俄軍,在兵力規模上愈加龐大。

根據俄羅斯當局公佈的資料,當時俄軍在遠東動員了四百五十萬人、在西伯利亞動員了六百萬人、在烏拉爾地區動員了一千二百萬人。

毫無疑問,這絕對是在吹牛。

遠東戰場上,俄軍幾乎被消滅殆盡,僅存的作戰部隊也已退到堪察加半島,兵力絕對不可能超過十萬。更重要的是,在如此偏遠、荒涼的地方,俄軍別說作戰,連如何在嚴冬中生存下去都是問題。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當時堪察加半島上的俄軍,只得到了美國提供的有限支援。在冬季到來之後,隨著港口冰封,美國沒再向俄軍提供物資。結果就是,在二零五三年到二零五四年的冬天,大部分俄軍官兵都在為生存而努力。為了活下去,俄軍以至組織了特地的狩獵隊。

毫無疑問,堪察加半島上的野生動物倒了大黴。

根據不確切的統計資料,在這個冬天,俄軍至少獵殺了一萬頭棕熊,幾乎導致該地區的棕熊毀滅。

至於遠東的其他地區,基本上都被隊佔領了。

十月底,第一六五集團軍的一支突擊叢集還到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