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性將非常大。不管怎麼說,歐盟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與美國聯合之後的經濟規模是中國的一點五倍。在人力資源上,美國與歐盟之和也是中國的一點三倍,因此歐盟的價值遠遠過了俄羅斯。
只是,在二零四零年,美國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
原因很簡單,如果美國不拉攏俄羅斯,中國就會拉攏俄羅斯,從而形成以中國與俄羅斯為核心的“大陸同盟”。
對美國來說,這絕對是一場噩夢。
要知道,如果中俄結盟,中國就能騰出一隻手來,把重點全部放在大洋戰場上,在接下來的十二年內肆無忌憚的擴充海軍,而中國陸軍也有足夠的能力在中東迅取勝。更加重要的是,倒向美國之後,歐盟完成統一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因為來自美國的戰略援助能使歐洲國家高枕無憂,而美國卻不得不為此在戰爭初期揹負起一個沉重的負擔,即在歐洲戰場上與俄羅斯作戰。就算沒有美國的援助,而且中國也沒有實質性的幫助俄羅斯,俄軍將變得更加不堪一擊,美國也不可能在大戰初期迅擊敗俄羅斯。如此一來,面臨兩線作戰的將不是中國,而是美國。事實上,就算中俄同盟關係不夠牢固,即俄羅斯不肯參戰,美國也得在大洋戰場上獨自面對中國。
總而言之,在二零四零年的時候,美國在戰略上的選擇只有一個:拉攏與扶持俄羅斯。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在二零四零年之前,即美國當局在是否與俄羅斯結盟的問題上猶豫不決的時候,美國外交事務委員會就提交了一份非常全面的評估報告,對與俄羅斯結盟進行了深度分析。
在這份報告中,美國的精英們就提出了一種潛在的可能,即歐盟會因此出現轉變,在戰略上更加傾向於中國。只是,美國的精英們沒有給出肯定的結論,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