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部分(2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怕要到二零五五年下半年,甚至二零五六年初,才能讓陸戰隊獲得想要的戰略空運力量。

當時,牧浩洋也知道這些難題,並且想了辦法去解決問題。

只是,他的努力沒有收到成效,主要就是戚凱威依然不願意在太平洋上投入兵力,更不希望把寶貴的戰略空運力量用在太平洋戰場上。要知道,從價值上講,戰略空運力量在大陸戰場上更有意義。原因很簡單,大陸戰場上除了戰略空運,就以鐵路運輸為主,而鐵路運輸的效率遠不及海運。

當然,在黃瀚林那裡,牧浩洋的要求也得不到支援。

從政治上講,在打敗俄羅斯之前,或者說失去迅打百俄羅斯的希望之前,黃瀚林不會轉移戰略重點。

認清這些既現實、又殘酷的問題之後,牧浩洋不得不做出妥協。

以中國海軍與陸戰隊在二零五三年底的攻擊能力,進攻夏威夷群島,確實是不折不扣的戰略冒險,而攻打索羅門群島不但把握更大,而且也能實現最主要的戰略目的,即迫使美國在太平洋上投入更多的兵力。T!~!

..

第一百五十一章 人盡其用

戰略進攻方向確定下來之後,其他的問題就好辦了。

九月十日,牧浩洋最終拍板,把攻打索羅門群島的時間訂在了十一月上旬,最早十一月三日,最遲十一月十日。這個決定的主要依據是:要到十一月三日,為這場戰略進攻徵用的兩百艘運輸船才能到位,而十一月十日是四個陸戰師完成動員的最後期限,也是“泰山”號航母修復的時日。

戰後,一些人認為,中國海軍與陸戰隊沒有在九月攻打索羅門群島是一大失策。

顯然,這個看法非常偏頗,因為在九月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都沒到位,連陸戰師的動員工作都沒完成。

要知道,攻打一座由敵人重兵守衛的群島,絕對不是在奪取了制海權之後,就能開始的簡單事情。奪取制海權,只是為兩棲登陸打下了基礎,是兩棲登陸作戰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事實上,在十一月上旬攻打索羅門群島,都有點倉促。

別的不說,當時陸戰隊只動員了四個陸戰師,而隨後的實戰證明,美軍在索羅門群島的防禦部署絲毫不比夏威夷群島差,要想佔領這座群島,四個陸戰師遠遠不夠,需要投入更多的作戰部隊。

如果從純軍事角度來講,要到二零五四年第二季度,才能準備好充足的兵力。

問題是,這不是一個純軍事問題。

當時,牧浩洋受到了很大的壓力,不但有來自戚凱威的非議,還有來自黃瀚林的質疑與指責,甚至連杜小蕾都認為,海軍與陸戰隊為了一座偏僻的群島花費了太多的精力,根本沒有這個必要。

從政治上講,中**隊必須儘快在某個戰場上取得重大戰略突破。

當時,牧浩洋選擇的就是西南太平洋,而且為此做了很多努力,甚至向黃瀚林做出了保證。如果牧浩洋沒有做出保證,那麼黃瀚林肯定會讓他改變戰略部署,把兵力花到其他戰場上去。

顯然,這又反過來制約了牧浩洋的軍事決策。

要知道,即便從軍事上看,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那麼最快也要等到半年之後,才有可能進軍西南太平洋,而且得有一個前提,即在二零五四年第二季度,在海戰中擊敗恢復了元氣的美國海軍。

客觀的講,這也是軍事冒險,因為誰也不能保證中國海軍能在下一場海戰中取勝。

當然,深入看的話,這個問題就更復雜了。比如說,如果中國海軍與陸戰隊沒有在二零五三年底攻打索羅門群島,而是在太平洋戰場上維持現有局面,那麼到了二零五四年,美國海軍很有可能主動挑選戰場,比如反攻馬里亞納群島,從而迫使中國艦隊前往美國海軍選擇的戰場決戰。

作為更加傾向於進攻的海軍將領,牧浩洋肯定情願自己選擇戰場。

九月份,除了所羅門海戰塵埃落定之外,還爆了一次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戰役,即中伊軍團在蔣博文中將的指揮下,收復了被俄軍侵佔大半年的德黑蘭,打響了圍殲美俄聯軍的第一槍,也是伊朗戰場上戰略反攻的第一槍。

為此,中國在伊朗不但投入了兩個集團軍,還動用了兩個陸戰師。

中**隊在伊朗戰場上的大反攻,可以看成是在地面戰場上開始戰略反攻的開始,也可以看成是中國陸軍為即將在大陸戰場上開始的戰略進攻的前奏,或者說是達到了戰略規模的佯攻行動。

只是,蔣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