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雖然從二零五三年五月開始,美國不再對中國本土進行騷擾性轟炸,但是數千架美軍戰機沒有閒著,而是開始變本加厲的轟炸東南亞國家,甚至長途奔襲了印度與巴基斯坦,炸燬了一些軍事設施。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東南亞與南亞盟國已經怨聲載道了。

僅在七月份,牧浩洋就參加了十一次外交會議,向盟國外交官員說明戰局,讓盟國相信中國的戰略規劃是在保護它們的利益。

問題是,僅僅說大話,肯定只能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要想穩住盟國,就得做一些腳踏實地的事情,比如消除盟國受到的威脅。

結果就是,在七月底的時候,黃瀚林曾經暗示牧浩洋,應該在西南太平洋上採取必要的行動。

有趣的是,黃瀚林沒有把話挑明。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主要與戚凱威在大陸戰場上的進攻部署有關,即黃瀚林不希望西南太平洋上的戰鬥影響到大陸戰場。說得直接一點,黃瀚林的意思,就是讓牧浩洋採取一些具有象徵性意義的行動,以便安撫東南亞與南亞國家。至於實質性的戰略進攻,恐怕黃瀚林根本不會答應。

問題到了牧浩洋這裡,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如果只是象徵性的進攻,那就只有政治意義,沒有軍事價值。作為軍人,牧浩洋最反感的就是讓軍人為了政治目的而流血犧牲,哪怕戰爭本身就是達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在戰術層面上,也應該儘可能的使作戰行動具有軍事價值。如果僅僅為了政治目的,牧浩洋更願意讓空軍挑重擔。

明白這些之後,也就不難明白,牧浩洋想打一場什麼樣的仗了。

攻打索羅門群島,肯定有非常顯著的政治意義,因為這可以看成是中國進軍西南太平洋的第一步,或者說是攻打澳大利亞的前奏。對東南亞與南亞地區的盟國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行動,足以讓它們相信,中國正在為盟國奮戰,而且有足夠的決心與毅力消除盟國受到的威脅。

更重要的是,這也同樣具有不可取代的軍事價值。

不管今後是否透過索羅門群島進軍澳大利亞,美軍都不可能迴避,因為索羅門群島是澳大利亞的門戶,也是整個西南太平洋的門戶。如果索羅門群島被中**隊佔領,中國艦隊就能自由進出珊瑚海,轟炸澳大利亞本土,而且部署在索羅門群島的中國戰機能夠更加便捷的轟炸澳大利亞。除此之外,部署在索羅門群島的潛艇、哪怕是全電動潛艇,都能到塔斯曼海活動一個月以上,而塔斯曼海是美國到澳大利亞的戰略航線的必經之路,每天都有數百艘船隻通行。

可以說,只要丟掉了索羅門群島,美軍就肯定會丟掉澳大利亞。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與日本就在索羅門群島鏖戰一年多,最終在這裡擋住了日本的擴張步伐。當時,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與中途島海戰,共同成為了太平洋戰爭的決定性轉折點。

事實上,從美軍的部署也能看得出來,美軍會不惜代價守衛索羅門群島。

要不然的話,美軍沒有任何理由把三支航母戰鬥群派給第三艦隊。

更重要的是,從四月底開始,美軍就在加強索羅門群島的防禦部署,到八月,美軍已經在索羅門群島上部署了六個陸戰師,修建了四座大型機場與十多處野戰機場,還構築了極為完善的防禦工事。

根據軍事情報局提供的情報,到七月底,美國向索羅門群島運送了一千二百萬噸水泥與四百萬噸鋼材,動用了近一萬人的工程隊伍,以瓜達爾卡納爾島的霍尼亞拉為中心,構築了三道防線。

這是個什麼概念?

美國動用的工程物資,足以修建一座規模為二十萬人的中等城市。如果用來修建防禦工事,足夠把瓜達爾卡納爾島變成一座由鋼筋混凝土構成的、能夠容納十萬以上守衛部隊的巨大堡壘。

當然,這還沒完。

軍事情報局已經出警告,美國很有可能向瓜島運送了一座小型聚變反應堆,而且在島上修建了一座掩埋深度過一百五十米的地下電站,從根本上解決了供電問題,也為今後部署遠端電磁炮打下了基礎。

更要命的是,美軍在運送了如此多的工程物資之後,不可能不向島上運送作戰物資,特別是彈藥、燃料、食物、藥品等等。以美軍的運輸能力,這顯然不是問題。也就是說,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守軍有足夠的給養。

果真如此的話,就不可能像攻打馬里亞納群島那樣攻打索羅門群島。

原因很簡單,美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