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政策的主導者,牧浩洋非常清楚,如果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那麼在二零五五年前後,中美軍備競賽就將迎來分水嶺,到時候要麼是美國經濟轟然倒塌,要麼是美國主動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也就是說,牧浩洋早就料到了這個結果。
當然,李明陽在這個時候趕來,提交給牧浩洋的評估演講中,不會僅僅只有總結性的結論。李明陽的目的是警告牧浩洋,戰爭隨時有可能迸發,因而他就得拿出更有說服力的東西來引起牧浩洋的重視。
第二章經濟基礎
在這份演講中,李明陽首先提到了中美兩國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也就是貨幣的價值。
當然,這必須提到人民幣與美元的基礎,即中美兩國黃金的戰略儲備量。
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透過佈雷頓森林體系,美元取代英鎊,獲得了全球金融的霸主地位,紐約也因而取代倫敦,成為全球金融中心。但是在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後,即美元不再間接與黃金掛鉤之後,美元的幣值就一降再降,成為了西方集團、特別是西方財團剝削全世界的工具。到了二零一五年之後,隨著美國由戰略擴張轉為戰略防禦,在全球範疇內進行戰略收縮,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霸主地位遭到了最嚴峻的挑戰,並且在二零三五年之後得到了霸主地位。
當然,美元敗退,不僅僅是金融上的問題。
從根本上講,地區性經濟體取代全球經濟貿易體系,才是美元敗退的主要原因。說得簡單一些,在排他性地區經濟體中,主導國的貨幣才具備廣泛流動性,而美國主導的地區經濟體只限於美洲地區,在其他的地區經濟體中,各個主導國都在力推自己的貨幣,增強在經濟體內的控制力。
到這個時候,人民幣已經是與美元平起平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