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部分(2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件事情很簡單:把艦隊派往迪戈加西亞。

從戰略上講,迪戈加西亞是美軍在印度洋上的主要立足點,也是美國把戰火燒到中國後院的主要支撐點。在第二次印度洋戰爭之後,中國海軍就把迪戈加西亞當成眼中釘,因而把兩支航母戰鬥群全部留在了西印度洋艦隊,只在東印度洋艦隊保留了兩艘巡洋艦,沒有部署航母戰鬥群。

中國海軍的這一部署,也證明了中國海軍奉行進攻戰略。

說得間接一點,在美軍沒有向迪戈加西亞部署航母戰鬥群的情況下,中國海軍將在戰爭迸發後攻打迪戈加西亞,拔除這顆眼中釘,再揮師西進,封鎖與摧毀澳大利亞西部地區的主要軍事基地。

當然,中國海軍此舉的主要目的不是打垮美國海軍,而是保護印度洋的戰略航線。

在這個大背景下,美國向迪戈加西亞派遣航母戰鬥群,肯定會被中國海軍當成開戰前的主要訊號。

換個角度看,就能夠確定,只需美軍在印度洋上有大動作,中國就會為開戰而準備。

從軍事上講,中國首先要保證的不是太平洋上的制海權,因為中國海軍在太平洋上控制的區域還不到美國海軍的十分之一,加上在本土外圍防線上精心營造了十多年,中國海軍有足夠的把握把美軍擋在離本土一千公里外的地方,確保本土不會遭受大規模打擊,而其印度洋航線愈加脆弱。

如此一來,中國海軍肯定會力爭在開戰之後,首先鞏固印度洋上的制海權。

說得間接一些,就算中國不會主動挑起戰爭,也會在美國向印度洋增派艦隊之後,把主力派往印度洋。

喬丹上將的企圖很明確:在中國艦隊奔赴印度洋的時候下手。

要知道,中國海軍進入印度洋的通道非常有限,主要就是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與龍目海峽,因而只需控制了這三條海峽,美軍艦隊就能發動突然襲擊,一舉消滅聚集在一起的中國艦隊。

當然,這無法保證完全打垮中國海軍,因為中國海軍不可能把艦隊全都派往印度洋,肯定會留下部分艦隊在太平洋上警戒,但是這是打垮中國海軍,協助美國海軍在開戰後就奪得戰略主動權的唯一辦法。

說得簡單一些,只需美軍掌握了兵力上的優勢,在太平洋上擊敗中國海軍就不是問題。

在沒有更好選擇的情況下,美國總統批准了這份作戰計劃。

此時,已經是二零五二年九月下旬了。

按照喬丹上將的安排,美國海軍將首先從大西洋艦隊抽調三支航母戰鬥群,以保護盟國的表面部署到澳大利亞。在艦隊部署就位之後,美國將宣佈向迪戈加西亞部署艦隊,只不過部署的不是派遣到澳大利亞的艦隊,而是大西洋艦隊的另外三支航母戰鬥群,因而能夠在印度洋方向上投入六支航母戰鬥群。在此期間,美軍太平洋艦隊不會輕舉妄動,仍然以正常態勢部署巡查。按照喬丹上將的判斷,中國海軍在已經擁有十二艘航母的情況下,至少會向印度洋增派四艘航母,在太平洋上留下六艘航母。如果中國打算首先動手,就會向印度洋增派七艘航母,只在太平洋上留下三艘航母。不管出現哪種情況,美軍艦隊都能在東北印度洋上打一場漂亮的伏擊戰,一舉消滅中國艦隊,然後回頭幹掉西印度洋艦隊,拔除中國在印度洋上的軍事據點。到這一步,就算中國海軍還剩下六艘航母,也得留在印度洋上,抵擋美軍太平洋艦隊。

真要發展到這一步,局面將變得對美國非常有利。

原因很簡單,只需奪取了印度洋制海權,美國海軍就能以守為攻,不用急於在太平洋上尋找中國艦隊決戰。到時候,希望決戰的反而是中國海軍,因為只有透過決戰,中國海軍才有望挽回不利局面。

海戰不同於陸戰的地方就是:主動尋求決戰的一方需要承擔更大的風險。

對美軍來說,這就意味著在兵力佔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背靠著後方的基地群,與中國艦隊決戰。

至於勝算如何,有點常識的海軍將領都能搞清楚。

當然,如果運氣再好一點,比如中國海軍在首輪交戰後只剩下三艘航母,美國離勝利也就不遠了。

能夠說,到時候以至不需要決戰,美軍就能透過戰略封鎖打垮中國。

當然,也有可能出現比較蹩腳的結果,比如中國海軍西太平洋艦隊及時出港,而且避開了美軍艦隊,那麼中美就得打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決戰。

問題是,即便如此,局勢對美國也有利。

原因很簡單,中國海軍首先要做的就是奪回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