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心。按照以色列總理的說法,在沒有足夠的把握下,以色列不會參戰,而讓以色列參戰,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即美國出兵協助以色列擊敗周邊的阿拉伯國家。

現實上,連加拿大與墨西哥都表示了擔心。

當時,較為積極的只有英國,而且也不是無條件支援美國,即美國必須在英阿福克蘭群島問題上表明立場。

針對盟國的要求,盧卡斯都做出了明確回答。

只是,在具體軍事措施上,盧卡斯建議先成立盟軍司令部,統一調動與部署盟國的軍事力量。

可惜的是,這個提議遭到了大部分盟國的拒絕。

澳大利亞與以色列都要求美國先採取行動,即提供間接軍事支援,才會考慮加入盟軍司令部,而巴西更間接表示不會加入盟軍司令部,也不會參與軍事行動,只保證正常的貿易往來不受影響。

當時,巴西的理由很間接:美國先動了戰爭,而不是中國打的第一槍。

雖然在這個時候,新加坡總理沒有表明立場,但是也表達了擔心,或者說是對美國在不知會的情況下動戰爭表示了反感。

從立場上看,新加坡恐怕是最靠不住的。

原因很簡單,在大戰時期,中國肯定不會在乎與美國的關係,也就會先對新加坡起攻擊,而美國在短期內不可能為新加坡提供軍事援助,也就不可能確保新加坡的安全。即便美國提供了軍事援助,以新加坡的基本情況,也不可能頂住隊的地面進攻,而且倒黴的肯定是新加坡。

看得出來,盟國的立場對美國非常不利。

換個角度看,就能覺盟國的立場大多與當前局勢有關,即美國已經取得的軍事勝利並不具備決定性,戰局肯定會有反覆,而任何國家都得考慮一個問題,即美國能否像保證的那樣戰勝中國。

所幸的是,盧卡斯也早就有所準備。

在盟國腦提出質疑的時候,盧卡斯提到了一件非常關鍵的事情,即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迸,最終只有一方能夠取得勝利。中國取勝的話,不管是澳大利亞、還是以色列,都不可能獲得實質性的好處,反而會因為與美國的同盟關係,在戰後淪落為二流、以至是三流國家。只有協助美國打贏這場戰爭,其利益與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才能得到保證,因而任何質疑美國的行為都起不到協助作用,只會對自身利益形成要挾。沒有來自盟國的支援,美國不可能打贏這場戰爭。

明顯,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對美國的盟國來說,與美國同盟的基礎就是共同利益,因而在美國已經與中國交戰的情況下,只能無條件的支援美國。

最終,幾個盟國腦表示,美國向中國正式宣戰之後,將在二十四小時內採取行動。

這下,問題變得簡單了。

盧卡斯要做的,只是向中國正式宣戰。

只是,在進行電視講話之前,盧卡斯還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與俄羅斯總統進行單獨通話。

如果說,英國、澳大利亞、以色列這些盟國的主要價值是增強美國的戰爭實力,那麼俄羅斯的價值就體現在軍事層面上,即協助美國牽制龐大的中國陸軍,讓中國不得不在戰爭初期把重點放在大陸方向上。

問題是,說服俄羅斯總統的難度更大。

與其他盟國不同,在美俄同盟協議中,俄羅斯不承擔義務,特別是在美國主動挑起戰爭的時候,俄羅斯沒有義務向美國的敵對國宣戰,只有在美國遭到攻擊的情況下,俄羅斯才有義務參戰。

更重要的是,當前的局勢非常不明朗。

雖然中國海軍遭受重創,但是在歐亞大陸上,海軍根本派不上用場,中國陸軍依然有足夠強大的實力,而且中國空軍沒有遭受喪失。即便美國能在太平洋上取勝,也不見得能在大陸上協助俄羅斯。

在這個時候向中國宣戰,俄羅斯等於自尋死路。

除此之外,美俄同盟關係並沒公佈,因而俄羅斯在政治與外交上還有迴旋餘地,沒有必要立即與中國攤牌。說得間接一點,就算美國戰敗了,中國也不會立即拿俄羅斯開刀,因而在戰後的世界新秩序裡,俄羅斯仍然能夠保住其二流強國的地位,處境不會比美國戰勝中國差多少。

正是如此,俄羅斯總統的立場非常明確,俄羅斯不會參戰,但是也不會支援中國,將保持中立地位。只是俄羅斯總統同時表示,俄羅斯會維護與美國的優良關係,確保俄美貿易不受影響。如果美國肯給予適當的協助,俄羅斯還會在中立政策上偏袒美國,比如限制與中國的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