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為了提高美元的認同度,以此提高美元在金融領域的地位,就得大力打壓黃金。說得間接一點,只有黃金貶值,才能襯托出美元的重要性,也才能掩蓋美元貶值所產生的影響。
結果就是,在人民幣要挾到美元之前,黃金的價值不斷被嚴峻低估。
由此產生的另外一個結果是:在人民幣挑戰美元之後,黃金的市場價值在數年之內暴增了數十倍
在黃金的價值得到正確認識之後,大國的金融政策不得不向黃金傾斜。
說得間接一點,現在衡量一個國家的金融實力,不再是行的法定貨幣,而是該國儲備了多少黃金。
到二零五一年底,中國的黃金儲備已經高達一萬八千餘噸,其中一萬二千餘噸用做人民幣對外貿易的保值品,即任何一個持有人民幣的國家,都能夠按照一定的匯率與中國央行兌換黃金。
只是,在二零二七年,中國就出**了一項法律,即禁止黃金輸出。
在這方面,中國的做法與美國一樣,即其他國家兌換的黃金必須儲備在中國,只能用做貿易結算。
到二零五一年底,美國的黃金儲備為一萬六千餘噸,其中一萬三千餘噸為美元做擔保。
問題是,到這個時候,黃金根本無法滿足國際貿易擔保需求,即中美儲備的黃金遠遠低於在國際市場上流通的人民幣與美元。到二零五一年底,貿易領域人民幣的保值率只有百分之八點六、美元為百分之六點二。也就是說,中國儲備的黃金只相當於輸出的人民幣的百分之八點六,而美國儲備的黃金僅相當於輸出的美元的百分之六點二。如果出現擠兌,中美都得破產。
受此影響,除了黃金,中美兩國還加大了白銀的儲備量。
到二零五一年底,中國的白銀儲備量已經高達一點七八億噸,美國則達到了二點一四億噸。雖然中美兩國都沒承認白銀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即並不用白銀為貨幣擔保,但是白銀儲備依然對提高貨幣幣值起到了關鍵作用。
從根本上講,中美兩國在金融領域,都把地區經濟當成主要手段。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限制貨幣的流通範疇,避免出現貨幣炒作現象,加強對貨幣的控制力度。
現實上,這也正是地區經濟體的主要特點。
也正是如此,地區經濟體才成為了級大國的經濟支柱,也成為了級大國進行軍備競賽的基礎。
說得簡單一些,沒有地區經濟體,中美的軍備競賽不可能如此激烈。
如此一來,地區經濟體間接決定了級大國的實力。
相對而言,以中國為的地區經濟體在總體規模、展潛力、展度等方面,都優於以美國為的地區經濟體。
總體規模上,以中國為的亞洲經濟體在二零五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為三百六十八萬億元,其中製造業佔比為百分之二十三,貿易所佔比重為百分之六十八,活躍指數為一百三十四分。同一年,以美國為的美洲經濟體的國民生產總值為八十二萬億美元,約和三百三十萬億人民幣,其中製造業佔比為百分之二十一,貿易所佔比重為百分之五十四,活躍指數為一百二十二分。
展潛力上,亞洲經濟體的人口總量為二十八億(包括印度),人均國民產值為十三萬一千四百元。美洲經濟體的人口總量為十八點六億,人均國民產值為四點四萬美元,約合十七點七四萬元人民幣,摺合購買力計算的話,則只相當於十四萬億元人民幣,僅比亞洲經濟體高了百分之六點四。在衡量展潛力的時候,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標準,即經濟體的人口結構。在這方面,亞洲經濟體的優勢極為明顯。在人口平均年齡上,亞洲經濟體只有三十七歲,而美洲經濟體為四十二歲。在出生率上,亞洲經濟體為百分之…四,美洲經濟體為百分之二點五。這就意味著,如果美洲經濟體的生育率沒有明顯提高、或者亞洲經濟體的生育率沒有明顯降低,在未來十到十五年之內,亞洲經濟體的可用勞動力的比率將達到美洲經濟體的兩倍以上。從展潛力的角度來看,這就意味著,在未來十到十五年之內,亞洲經濟體的可用勞動力數量將達到美洲經濟體的三倍左右。現實上,在二零五一年,亞洲經濟體的可用勞動力就為美洲經濟體的一點八倍,可用勞動力比率比美洲經濟體高得多,等於有更多的人處置勞動。
當然,這也表明,亞洲經濟體在提升勞動效率方面有更多的潛力能夠挖掘。
在平時,這意味著亞洲經濟體愈加落後,而間接體現就是,亞洲經濟體各國民眾的生活條件比不上美洲經濟體。可是在戰時,這意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