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國政客都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要知道,中國擁有全球第二大艦隊,結果卻在開戰的第一天,喪失了三艘航母,還有一艘航母遭到重創,等於一下子喪失了海軍三分之一的艦隊,而對手不過是最近幾年才武裝起來的印度空軍。在美國政客看來,中國海軍早已不是十年前的那支海軍,如果與美國海軍交戰,肯定會一敗塗地。

“馬爾地夫海戰”之後,部分主戰的美國政客改變了想法。

中國海軍依然神勇,表現出的戰鬥力依然足夠強大,也依然有足夠的能力擊敗勢均力敵的對手。雖然中國海軍只剩下了八支航母戰鬥群,而且其中四支還沒有完全形成戰鬥力,但是這場海戰表明,只需特遣艦隊還在海上活動,就沒有任何人敢小看中國海軍,也沒有任何人能夠輕易擊敗中國海軍。

真要在這個時候開打,就算美國海軍能夠奪得主動權,也很難轉化為勝利果實。

要知道,美國海軍的十五支航母戰鬥群中,只有十二支能夠立即投入戰鬥,因為要在大西洋方向上保留一支足夠強大的後備力量,特別是在地中海地區,必須留下一支足夠有威懾力的艦隊,才能阻止蠢蠢欲動的阿拉伯國家不對以色列動戰爭,所以美國海軍最多向太平洋部署九支航母戰鬥群。

毫無疑問,這點兵力根本不足以奪取戰略主動權。

原因很簡單,美國海軍控制了四分之三個太平洋,因為美國海軍的戰線長度是中國海軍的三倍,而中國海軍背靠本土作戰,在強大空軍的支援下,根本不用顧慮什麼,完全能夠打得更主動一些,而美國海軍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肯定只能在各個戰場上疲於奔命,很難取得決定性勝利。

如此一來,美國就很難迅擊敗中國。

只需戰爭拖下去,中國的戰爭潛力迸出來,特別是建立在先進能源技術基礎只上的工業生產能力開始揮作用,美國就將丟掉戰略主動權,由進攻轉為防守,戰敗就只是時間與形式上的問題了。

在這種大背景下,美國政客自然會選擇置身事外。

當然,美國總統並沒放棄,而且早有預料。十五日下午,在眾議院否決了援印法案後不到四個小時,美國總統向國會提交了一份新的法案,即以正規貿易的方式,向印度出售武器裝備。

問題是,印度根本沒有多少外匯儲備,在美國的資產也不是很多。

為此,美國總統在提案中提到,能夠由聯邦政府擔保,為印度提供戰爭貸款,即美國聯邦政府出錢協助印度購買武器。

說得間接一點,就是用納稅人的錢來支援印度。

現實上,這麼做與無償援助印度根本沒有區別,因為美國企業不可能無償為印度提供武器裝備,最終得由聯邦政府買單。區別只是,這不再是無償援助,印度必須在戰後償還所有欠債,還得支付鉅額利息。當然,前提條件是印度必須在戰爭中取勝,或者是戰後的印度政府承認前政府的債務。更重要的是,這沒有違背國際法,即美國依然保持中立,只是在與一個得到國際社會承認的合法政府進行合法的貿易活動,因而中國不能就此指責美國,更不可能因而向美國宣戰。

要知道,即便在世界大戰期間,中立國都能夠跟交戰雙方做買賣。

這份提案能否在國會獲得支援,那是幾天之後的事情了。

下令讓艦隊撤離戰場前,牧浩洋聯絡上了總參謀部,讓周渝生立即派遣一批艦載戰鬥機前往巴基斯坦。

牧浩洋先要做的,就是為艦隊補充戰鬥機。

接下來,艦隊將主要在阿拉伯海與印度半島以南海域活動,封鎖印度通往歐洲、美洲與大洋洲的海上航線,對印度進行戰略封鎖。此外,還得協助空軍打擊印度南部地區的軍事目標,因而肯定會與印度空軍交戰。

在電報中,牧浩洋明確提到,艦隊需要的是J…32與J…32B,而不是J…25P。

這場戰鬥,已經讓牧浩洋認識到,J…25P已經不是合格的艦載戰鬥機了,因而有必要全部配備第五代戰鬥機。

所幸的是,海軍還有足夠充足的後備力量,比如太平洋艦隊的艦載航空兵聯隊。

更重要的是,特遣艦隊有足夠的後備飛行員。在正常情況下,一架戰鬥機有一點五個機組,即一個擁有三十六架戰鬥機的大隊有五十四個機組,總共有一百零八名飛行員,而一擁有二十四架戰鬥機的大隊則擁有四十八個機組、九十六名飛行員。如此一來,特遣艦隊最需要補充的是戰鬥機,而不是飛行員。

當時,牧浩洋還委託艦隊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