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馬爾地夫群島南面飛去。更重要的是,在剩餘燃油已經無法使其返回艦隊的情況下,飛行員選擇了低空航線,而不是按照之前的方式在六千米高空飛行。
當時,總共有六架F…35M轉向飛往馬爾地夫群島南面。
因為印度海軍的戰鬥機飛行員都在美國接受過嚴格鍛鍊,對艦隊航空作戰戰術有了深入瞭解,更清楚艦隊航空作戰的精髓,在素質上比那些主要在國內接受美國教官鍛鍊的空軍飛行員高得多,所以這六架F…35M的飛行員在知道已經無法返回艦隊的情況下,都採用了低空飛行線路。
能夠說,他們都做出了自我犧牲。
說得間接一點,艦隊打破無線電靜默,表明艦隊已經暴露行跡,而新的偵察安排表明敵艦隊很有可能就在馬爾地夫群島南面。對偵察機來說,如果不能及時覺敵艦隊,就無法及時起進攻。也許,他們無法改變艦隊遭到打擊的命運,但是他們至少能夠為艦隊爭取到反擊機會。
關鍵就是,能否隱蔽靠近敵艦隊,而不是在離敵艦隊幾百公里的地方就被覺。
低空進入成為唯一選擇,而且這也是F…35M唯一有可能避開特遣艦隊預警機,隱蔽靠近特遣艦隊的辦法。
要知道,如果F…35M的飛行高度為六千米,在四百公里外就會被特遣艦隊的預警機探測到。如果把飛行高度降低到二十米以下,利用海面對電磁波散射形成的干擾,特遣艦隊的預警機在被動探測模式下,對F…35M的覺距離肯定不足一百公里,只有在主動探測模式下才能達到兩百公里以上。
如果預警機採用主動探測模式,那麼就沒有任何優勢了。
原因很簡單,F…35M上有被動雷達探測系統,即能夠讓火控雷達以被動方式工作,探測預警機出的雷達訊號,從而確定預警機的大致方位,然後透過調整航線來避開預警機,避免被預警機覺。
現實上,在被動探測技術成熟之後,只有在進行防空作戰的時候,預警機才會以主動探測模式工作。在執行警戒任務的時候,預警機主要以被動探測模式工作。如果特遣艦隊還沒有暴露行跡,預警機愈加得以被動模式工作。貿然啟動主動雷達,只會使特遣艦隊提前暴露行跡。
當時,特遣艦隊上空的四架預警機確實都以被動模式工作。
更重要的是,那架F…35M逼近的時候,J…32機群正在返場,幾按照著艦規定,沿六邊航道連續進入著艦區域。
結果就是,預警機把F…35M當成了一架返航的J…32。
雖然F…35M與J…32的雷達訊號特徵完全不同,但是兩種戰鬥機的大小旗鼓相當,對電磁場產生的干擾作用也差不多,加上低空的電磁場愈加複雜,所以當預警機以被動探測模式工作時,很難區分這兩種戰鬥機。
當時,最先覺F…35M的是“南嶺”號上的著艦指導員。
因為覺F…35M沒有按照規定沿六邊型航道進入,著艦指導員還打出了燈光訊號,要求飛行員復飛,按照規定依次進入著艦航道。
明顯,著艦指導員出的訊號根本沒有用。
緊接著,這架F…35M用機關炮掃射了“南嶺”號,也因而暴露了身份。
雖然掃射沒有形成多大損傷,只有兩名正在清空飛行甲板上的航空勤務員被打死,一輛拖車被擊毀,還有一枚炮彈擊中了艦島上的定向通訊裝置,導致“南嶺”號在五分鐘後才恢復艦隊通訊,但是形成的影響卻很大,即正在準備降落的六架J…32立即放棄著艦,開始攻擊那架F…35M。
當時,“南嶺”號在“崑崙山”號左後方,相距大概二十五公里。
收到訊息的時候,牧浩洋也嚇了一跳。
在攻擊了“南嶺”號後,那架F…35M出了至關重要的電報,隨即被兩架J…32用格鬥導彈擊落。印度飛行員彈射跳傘後,J…32還沒有放棄,用機關炮擊斃了那名勇敢的印度飛行員。
“現在怎麼辦?”章玉廷也很驚訝,印度戰鬥機竟然能夠如此輕鬆的突破艦隊防空網。
如果到來的不是一架偵察機,而是一大批攻擊機,後果將難以設想。
牧浩洋長出口氣,說道:“按照計劃行動,讓J…32先起飛,然後安排J…25P升空,暫時不用加強艦隊防空。”
“可是……”
“我們已經暴露行跡,沒有必要保持無線電靜默了,讓預警機與主動模式工作。”牧浩洋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聯絡第一批返航的J…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