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三七年上半年就能生產出一點二億噸糧食,下半年的產量有望達到二點四億噸,基本上解決了國內與周邊地區的需求。
現在,第一批四座農業工廠正在建設之中,預計在二零三六年底投產。
按照四個月的生產週期計算,能在二零三七年底收穫三次。因為前期主要解決糧食的有無問題,所以主要生產水稻與小麥,特別是高產水稻。在解決了有無問題之後,還會增加其他農作物。
不可否認,這絕對是農業史上最大的飛躍。
得直接一點,如果農業工廠能夠得到推廣,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必然成為歷史,農業也將因此成為歷史。
事實上,這已經是一個可以見到的未來了。
軍方的第一期實驗已經取得成果,效果比預料的還要理想,不然也不會在二零三六年初投資數百億修建農業工廠。
得更遠一點就能現,農業工廠最大的貢獻絕對不是解決了糧食危機。
從生產力角度出,農業工廠徹底把農業打入歷史,等於解放了眾多被束縛在土地上的農民,提高了社會勞動效率。在勞動力緊缺時代,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全球範圍內,這項技術的最的啊貢獻就是解決了糧食問題,並且為消除因糧食而引的戰亂打下了基礎,為和平做出了重大貢獻。如果看得再遠一點就能現,在不需要開墾農業用地的情況下,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自然環境,而不是與其他生物爭奪生存空間。
兩年後,“農業工廠”專案的主要負責人,中國農業科學家賴晉寧能同時獲得兩項諾貝爾獎,足以說明這項“明”的重大意義。用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的話來說,賴晉寧不但在生物科技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而透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