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行前期部署,不急於採取行動,也沒有必要因此大驚小怪。
中國的科學家顯然沒有這麼樂觀。
按照中國提交給聯合國大會的災害評估報告,兩年之內,全球氣候就將發生毀滅性的轉變,全球平均氣溫將在急劇升高之後急劇降低,在五年之內導致百分之七十的森林枯萎,在十年之內導致百分之八十的物種滅絕,人類將在經歷嚴重的糧食危機之後,遭遇有史以來最嚴峻的生存考驗。到二零五五年,全球人口數量將銳減到十億以內,現代文明將在自然災害中徹底崩潰。
也就是說,中國科學家堅信,這場自然災害不但猛烈,而且來得非常迅速。
如果不立即採取行動,人類文明將錯過自我拯救的最後時機,也將無法挽回的在五百年之內滅絕。
當然,在美國科學家看來,這絕對是危言聳聽。
經過數日討論,中美雙方在八月十二日達成了第一項協議,即在粒子風暴結束後,雙方共同修復全球通訊網路,然後呼叫兩國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根據雙方科學家提供的數學模型與蒐集到的資料,對自然環境變化、特別是全球氣溫變化進行模擬演算,再根據演算結果決定實際行動。
這一天,中美還達成了一項秘密協議:根據在應對自然災害時做出的貢獻,確定未來的國際秩序。
當然,這只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政治協議,具體怎麼操作,雙方還沒有達成共識。
只有一點可以明確,即誰出的力最大,在未來的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就越高。
八月十三日,中美雙方在應對自然災害的問題上,達成了第一項行動協議:共同清除太空垃圾,使外層軌道空間恢復正常狀況。
可以說,這是應對自然災害必須做的頭等大事。
因為中美雙方在自然災害的危害程度上存在分歧,所以雙方的科學家都認為,首先要做的就是掌握全球氣候變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發射氣象衛星,因此得清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