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鋼鐵取代銅,生產鋼質槍彈。
顯然,日本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根據這些,李明陽明確提到,戰略轟炸與戰略封鎖就能打垮日本,因此有必要考慮是否登陸日本本土。
也就是說,李明陽反對登陸日本本土。
除了前面提到的依據,他還在情報中提到,日本已經完成全面戰爭動員,軍事力量劇增到一千萬以上,基本上所有年齡在十八歲到四十五歲之間的成年男性都被徵召,登陸日本本土必然是一場惡仗。
按照李明陽的說法,攻佔日本本土,很有可能導致十萬官兵傷亡。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無法接受的代價。
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後,中**隊在歷場戰爭中的總傷亡也不到十萬,而且牧浩洋早就在戰爭計劃中提到,對日戰爭的傷亡量將在五萬以下。
果真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嗎?
牧浩洋有所懷疑,卻不得不重視李明陽提到的問題。
當然,他還得考慮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即登陸日本之後,戰鬥主要在城市裡進行,而在城市戰中,傷亡很難降低。
說得直接一點,在城市戰中,中**隊的裝備技術優勢將被削弱。
問題是,能夠在登陸日本本土之前,讓日本投降嗎?
顯然,牧浩洋沒有太大的把握。
不管怎麼說,日本至少還能堅持兩個月,而在這兩個月裡,戰略轟炸與戰略封鎖不見得能夠迫使日本投降。
如果日本不肯投降,就得登陸日本本土。
更重要的是,牧浩洋已經向黎平寇保證在年內結束戰爭,也就不可能等到兩個月之後再決定是否登陸日本本土。
當天晚上,牧浩洋把指揮權交給了章玉廷,與周渝生、馬明濤乘機返回北京。
考慮是否攻打日本本土的,不止是牧浩洋。
見到騰耀輝的時候,牧浩洋就知道,李明陽把情報分析報告交給了所有高層領導,而且已經引起重視。
“你也看了二部的情報?”
牧浩洋點了點頭,說道:“我仔細看過後,覺得老李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勝利唾手可得,而我們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冒險。”
“攻打日本本土也是冒險?”
“如果從傷亡的角度看,確實是。”
騰耀輝笑了笑,說道:“問題是,元首已經明確要求,務必在年內結束戰爭,而且有足夠的理論依據。”
“什麼理論依據?”
“粒子風暴正在減弱,但是其長遠影響在明年年初就會顯現出來。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在明年年初設法說服其他國家。”
牧浩洋鎖緊了眉頭,似乎不大明白騰耀輝的意思。
“兩天前,聯合國大會透過了我們提交的決議,成立全球環境事務組織,共同應付即將到來的自然災害。”騰耀輝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元首的目的很明確,我們必須成為拯救人類文明的領頭兵,也就需要在行動上做出表率,前提就是結束對日戰爭,把重點轉向應對自然災害。”
“美國會向我們妥協?”
“在足以毀滅人類文明的自然災害面前,任何人都得妥協,我們也得妥協。”
“我們?”
“元首已經向美國總統做出保證,在年內結束戰爭,而美國則答應,在應對自然災害的行動中全力配合我們。當然,準確的說,是與我們共同行動。”騰耀輝笑了笑,說道,“不管怎麼說,戰爭都得在年內結束。”
“這樣的話,就不能拖到兩個月之後再登陸日本本土。”
騰耀輝點了點頭,說道:“我也是這個意見,爭取在九月中旬攻佔沖繩島,在九月底或者十月初登陸日本本土。”
“後勤保障工作能夠及時到位?”
“這個不用你操心,我會替你解決。你要做的,只是儘快拿出具體的作戰方案,儘可能的加快戰爭程序。”
牧浩洋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但是沒有開口。
“儘快結束戰爭,不但對國家有利,對你也有很大的好處。”
“什麼意思?”
“錢仲泰已經逝世,而你是最主要的參與者。在應對自然災害的國際行動中,你是我們的最佳人選。”
牧浩洋一愣,有點不敢相信的看著騰耀輝。
“這種調動整個人類資源的國際行動,肯定得由軍方出面,畢竟軍隊是紀律部隊,也是最高效的行動力量。元首跟我談過,我們都覺得應該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