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得到了有效支援。
緊接著,牧浩洋由讓四艘航母各出動了八架戰鬥機,組成第二批護航力量,專門為攻擊機群掃清障礙。
如此一來,特遣艦隊出動的護航戰鬥機多達九十六架。
按照牧浩洋的判斷,就算美軍聯合艦隊沒有分道揚鑣,防空戰鬥機的數量也不會超過九十六架。
四點二十五分,執行攻擊任務的戰鬥機陸續升空。
這次,牧浩洋毫無保留的派出了剩下的全部戰鬥機,而且明確告知飛行員,如果沒有足夠的燃油返航,可以去與空軍的加油機會合,或者飛往印度南部的空軍基地,補充燃油後再返回艦隊。
在這個時候,牧浩洋做了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當時,那架派往印度南部的運輸機才出發不到一個半小時,飛行了大約八百公里,已經在二十分鐘前發出了電報。更重要的是,這架運輸機離最近的一架艦載預警機大概只有四百公里,正好在定向通訊系統的最大工作範圍之內。因此牧浩洋透過預警機,向運輸機下達了一道命令,讓部署在印度南部地區的全部加油機升空支援艦載航空兵作戰,並且讓空軍在一個小時之內,向特遣艦隊派遣四架大型預警機與至少三個中隊的防空戰鬥機,為特遣艦隊提供防空掩護。
結果就是,這架運輸機在四點半左右,再次拍發電報。
兩千公里之外,美軍聯合艦隊在四點過就截獲了運輸機發出的第一份電報,只是沒有引起里根注意,因為通訊參謀準確判斷出,那是由飛機上的小型電臺發出的電報,而不是戰艦發出的電報。
結果,半個小時不到,美軍聯合艦隊再次截獲了運輸機發出的電報。
透過三角定位法,通訊參謀確定了兩個訊號源之間的距離,準確斷定拍發電報的是一架速度為每小時六百公里的飛機,而符合這一條件的,只有艦載預警機、艦載運輸機與反潛巡邏機。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
別忘了,里根是航空作戰參謀出身。
當時,他做了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把兩個電報源的地點進行反向延長,然後把被擊落的那架偵察機的航線向前延伸,兩條線最終相交。準確的說,是兩條錐形輻射區域形成了一處重疊區域。
正是如此,里根做出了最後判斷:中國艦隊肯定在這片區域裡面。
可惜的是,在做出瞭如此重要、如此準確的戰術判斷之後,里根沒有馬上做最應該做的事情,而是做了一件最不應該做的事情:打破無線電靜默,呼叫在該區域附近的偵察機前去探明情況。
第六十二章弄巧成拙
百度搜尋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T!~!
..
第六十三章 全力以赴
第六十三章全力以赴
戰後,很多人都認為,里根少將在犯了如此多的錯誤之後,仍然有機會在二十六日下午四點到五點之間改寫歷史,因為他只需要做一件正確的事情:根據自己的判斷立即派出攻擊機群,以及對之前的部署做出適當調整:讓第三艦隊同時發動攻擊,美軍聯合艦隊就有必勝的把握。大文學
不可否認,這種觀點很有道理。
原因是,中國空軍沒有在一個小時內向特遣艦隊派遣三個中隊的戰鬥機,而是到六點左右才有第一個中隊的戰鬥機到達。如果按照前面的設想,美軍聯合艦隊的兩支艦隊在四點半同時發動攻擊,即便第四艦隊的攻擊機群與特遣艦隊的攻擊機群相向而行,被特遣艦隊的攻擊機群衝散,第三艦隊的攻擊機群也能錯過特遣艦隊的攻擊機群,在六點之前到達,然後在毫無阻攔的情況下攻擊特遣艦隊。沒有防空戰鬥機掩護,特遣艦隊根本頂不住一百多架戰鬥機的密集攻擊。
事實上,就算美軍聯合艦隊的攻擊沒有重創特遣艦隊,牧浩洋也會因為損失了絕大部分艦載戰鬥機,不得不在當天晚上撤離戰場,而美軍聯合艦隊則有望保住一部分戰鬥機,並且透過吉布提獲得補充。
也就是說,中國海軍必須放棄攻打迪戈加西亞的行動。
可惜的是,里根少將沒有這麼做。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要他這麼做,也未免太苛刻了一些。
別的不說,里根少將自己都不太相信得出的推論,因為那片海域在迪戈加西亞西北,與他之前預料的情況完全相反。
接下來的半個小時內,里根少將終於獲得了想要的情報。
準確的說,不是情報,而是他派去的偵察機全部在他推斷的海域附近遭到攔截,沒有一架能夠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