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部分(2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與J…33的技術基礎比J…30與J…32整整領先了十年,而且在過去十年間科技展度比往常快了好幾倍。甚至可以說,沈飛用在J…31與J…33上的某些技術,已經達到了第六代戰鬥機的標準。

緊接著艘“崑崙山”級航母也下水了。

因為海軍已經開出了C3航母的戰術指標,將在第三批“崑崙山”級航母進行舾裝的時候招標,所以四家實力雄厚的造船廠都野心勃勃,希望成為主承包商,也就得在建造“崑崙山”級航母的時候有所表現,給海軍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結果就是艘航母都提前了數個月下水。

難能可貴的是艘航母的建造質量都過了標準。

當然,離服役還有一段時間,因為還需要進行碼頭舾裝,然後是船廠海試、軍方海試與作戰測試。所有的測試完成之後,還要交付海軍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測試性訓練,然後才能宣佈服役。在服役之後,至少需要一年的集中訓練,那些新徵召的艦隊官兵與航空官兵才能掌握所有基本技能。

隨後,大批海軍訂購的戰艦要麼下水、要麼正式交付。

根據中國官方公佈的訊息,僅在二零四二年六月底到二零四三年六月底之間,中國海軍就接受了三十四艘大型戰艦,還有二十八艘在進行碼頭舾裝,十二艘預計在二零四三年底之前服役。

到了年底,衡泰集團向陸軍交付了第一套四十八輛“未來地面戰平臺”。

按照陸軍的要求,其中十四輛是反裝甲型、十輛多用途型、十輛火力支援型、八輛防空型與六輛工程型。這些坦克戰車將用於技術與戰術測試,包括在各種環境下按照陸軍的標準進行實戰測試。

與空軍的戰鬥機不同,如果這些坦克戰車能完成陸軍測試,就不會做太大的變動。

也就是說,只針對測試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改進,只要改進後能達標,陸軍就會下達正式訂單。

當然,陸軍的測試也極為嚴厲。

比如,五種型號的作戰平臺都要去塔里木盆地,在夏季四十五度的高溫下,連續行軍三萬公里,期間不得更換潤滑液與製冷液,只要有一輛平臺沒有過關,就要重新開始,再次跑滿三萬公里。

可以說,所有測試都是在模擬極端作戰環境。

用陸軍的話來說,合格的裝備就是能在任何情況下正常使用。

當然,只要透過了測試,衡泰集團、北方重工、南方機械就能順利獲得高達十多萬億元的鉅額訂單。說得不客氣一些,陸軍的訂單,能讓這三家軍火商在未來二十年內賺得盆滿缽滿。

第五十八章新班子

進入二零四三年,很多在二零三八年立項,在二零四零年或者二零四一年進入高展期的裝備專案,在二零四三年都陸續結出成果,由開期進入製造期,並且陸續交付部佇列裝。

當時,最引人矚目的還是J…31與J…33。

六月份,沈飛就向軍方交付了第一批工程製造型的J…31,說得直接一點,就是小規模量產型。一個月後,第一批J…33也交付給了海軍。在大規模裝備之前,空軍與海軍將進行軍方試飛,即弄清楚戰鬥機的飛行包線,進行武器系統整合測試,以及利用這些戰鬥機培訓第一批飛行員。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之後,這些戰鬥機都將移交給飛行教導部隊,做為教練機使用。

事實上,到這個時候,J…31與J…33量產已經不是問題了。

只是為了保險起見,廠方還是得等到軍方試飛完成之後,才會安排量產,因為在軍方試飛中有可能遇到問題,廠方必須在量產之前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拿到軍方的訂單,也才能正式量產。

緊接著,陸軍的“未來地面戰平臺”也完成了軍方驗收。

在長達大半年的驗收工作中,五種平臺都經受住了最為嚴酷的考驗,比如在塔里木盆地的高溫行軍測試中,反裝甲平臺的最大無故障行軍里程達到了四萬七千六百五十三公里,比陸軍的要求高出了接近百分之六十。在青藏高原無人區的極端低溫高原環境下,五種平臺的低溫啟動效能都遠遠過了陸軍提出的要求。當時,陸軍還提高了極限測試,即在沒有潤滑液與製冷液的情況下,能夠正常執行多久,而最佳結果是行軍一千三百多公里,最差的也過了八百公里。

當然,也不是沒有問題。

在火力效能測試中,北方重工研製的三十五毫米線圈電磁炮在高溫環境下,沒有能夠達到陸軍提出的射要求,主要就是電磁炮的冷卻系統餘量太小。此外在穿甲能力測試中,也沒能達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