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一些,這兩年裡,牧浩洋就是風箱裡的耗子,兩頭受氣。
在軍人眼裡,他已經不是當初那個驍勇善戰的統帥,而是一個學會了像政客那樣討價還價的二道販子,而在政治家眼裡,他卻是一個十足的戰爭狂人,連黎平寇與黃瀚林都經常說他過於激進。
兩頭受氣的處境,一度讓牧浩洋心灰意冷。
二零三九年初,在審議二零三九到二零四零財年度軍費預算的時候,他甚至萌生了退役的想。
只是,軍裝穿上去容易,脫下來難。
更重要的是,沒有人能夠頂替他,做他的工作,連騰耀輝都辦不到。
還好,總有雨過天晴的時候。
到了二零四零年初,牧浩洋的處境就好得多了。
先是,經過兩年的爆性恢復增長之後,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基本上恢復到了二零三四年的水平。
根據中國官方在二零四零年初公佈的統計資料,在二零三八年與二零三九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度分別是百分之二十八與百分之三十七,扣除通貨膨脹因素、與人口變數之後,實際增長率分別為百分之十七與百分之二十四。雖然這個度不是最快的,甚至進不了第一集團,但是卻很實在,沒有任何水分。
當然,在這兩年內,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度也很驚人。
美國在在兩年裡的實際經濟增長度為百分之十九與百分之二十三、歐盟為百分之二十二與百分之二十六、俄羅斯為百分之十四與百分之十七、印度為百分之二十八與百分之三十六、巴西為百分之二十一與百分之二十三、東南亞地區為百分之二十四與百分之二十七、阿拉伯八國為百分之二十六與百分之三十三。根據全球氣候事務組織公佈的資料,全球經濟增長率在這兩年內分別為百分之二十一與百分之二十七,預計在二零四零年,能達到百分之二十五。
只是,如此快的增長度肯定無長期維持下去。
說白了,如果不是全球自然災害產生的嚴重影響,以及惡劣氣候正在減弱,全球經濟也不可能出現爆式增長。
此外,經濟爆增長還有一個重要因素:科技大展。
要知道,在這兩年內的經濟大爆是建立在人口幾乎降低了一半的基礎之上,因此科技大展才是關鍵因素。如果沒有在應對自然災害期間出現的眾多先進技術,人口銳減就足以導致全球經濟進入長久衰退期。事實上,如果不扣除人口變數,全球經濟總量在這兩年內並沒出現大幅度增長。
由此也可看出,中國的經濟增長質量最高。
原因很簡單:如果按照比例計算,中國的人口降低幅度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最低,因此人口變數做出的貢獻最低。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中國的經濟總量增加得最多。
事實上,在自然災害爆前,中國就已經進入了人口萎縮時期,嚴重的老齡化已經使中國人口開始減少。即便沒有自然災害,到二零四零年初,中國的人口總量也將減少到十二億左右。由此可見,受自然災害影響,中國的人口只減少了大概一億,而不是中國官方公佈的兩億六千萬。
按照比例計算,中國人口只比正常情況下減少了百分之八點五。
顯然,其他國家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拿美國來說,根據美國聯邦政府的統計資料,人口減少比例都達到了百分之十四。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災害爆前,美國的人口規模一直在穩步增長,因此自然災害造成的人口減少規模肯定不止百分之十四,而是在百分之十八到百分之二十之間。也就是說,在二零三五年到二零三九年之間,美國人口總量因自然災害至少減少了一億。
當然,牧浩洋並不關心這些資料。
他只知道一點,在經濟得到了恢復性大展後,軍費預算在審議中被削減的幅度將大大降低。
實際情況與他預料的也差不多,全國代表大會只削減了百分之七的軍費預算。
要知道,在二零三八年與二零三九年,在全國代表大會獲得透過的軍費預算比牧浩洋遞交時分別減少了百分之二十六與百分之二十二,而最終撥付到位的軍費比預算各少了百分之四與百分之三。
如果二零四零年的軍費預算能夠完全劃撥到位,那麼絕大部分裝備專案都能保留下來。
當然,除了經濟高增長之外,還有一個因素揮了巨大的作用,即美國國會在二零四零年初透過的軍費預算比二零三九年暴增了百分之三十七,其中僅裝備預算就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二,對外軍事援助預算則猛增了百分之一百六十八,而且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