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力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還將支付愈加高昂的電費。能夠說,只需印度政府沒有一個愈加重要的戰略目的,就不會犧牲掌握著選票的印度公民的利益。
現實上,也正是這份協議,導致印度中央政府在兩個月後倒臺。
只是,透過大選重新上臺的執政者沒有廢除協議,只是透過協商的方式,讓美國電力公司許諾電價的年均漲幅不過百分之五。
對印度人來說,這也許是好事,可是對中國來說,這就意味著戰爭不可避免。
當時,美國在印度的行為,已經引起了其他國家的不滿。
歐盟表現得最為積極,法國總統在出席歐盟腦會議的時候就提出,美國在印度的電力壟斷行為已經破壞了市場規則,不但損害了印度人民的利益,還損害了所有在印投資者的利益。
當然,這也包括法國企業的利益。
只是,抗議歸抗議,世界貿易組織早就成了擺設,美國與印度不可能因為其他國家的抗議而停止合作。
再說了,其他國家也沒辦法制裁美國與印度,特別是美國。
要知道,當時包括法國在內,所有歐盟國家還排著隊,等待與美國進行引進可控聚變核電站的談判呢。
大概是抗議沒有用,中國政府以至都懶得抗議了。
只是為了抵消美國在南亞地區的影響力,中國政府在當月促成了幾家民營企業與巴基斯坦的電力合作計劃,並且在與其他南亞國家就電力輸出問題上進行了深入談判,許諾提供電力採購彌補。
說得間接一點,就是中國政府出錢協助其他國家從中國採購電力。
為了在法理上說得過去,全國代表大會隨後透過了一項針對外輸電力的增稅法案,即電力企業在出口電力的時候,必須交納更高的稅收,以填補政府對外補貼的漏洞。明顯,這是換著花樣讓電力企業降低外輸電力的利潤率。
當然,這些都是行政措施。
在經濟上積極應對美國挑戰的同時,軍事上的準備工作才是真正的重點。。。。T!~!
..
第五十三章 軍事部署
第四十六章豐收年
對牧浩洋來說,制訂裝備展規劃能夠說是輕車熟路了。
與十多年前相比,身為副總參謀長的牧浩洋最需要做的不是制訂規劃,而是說服各個軍兵種的高階將領。
別的不說,在二零三八年初的裝備規劃中,他就故意漏掉了陸戰隊,準確的說是把陸戰隊的裝備規劃分別合併到了海軍與陸軍之中,即只需與艦艇有關的,都由海軍負責,而與地面作戰有關的則由陸軍負責。
這麼做,主要就是以身作則,堵上其他人的嘴。
不管怎麼說,在出任副總參謀長之前,牧浩洋是陸戰隊司令,如果他偏袒陸戰隊,肯定會遭到非議。
至於會不會得罪陸戰隊將領,牧浩洋還真沒考慮過。
在他看來,不管是龐躍龍,還是那些由他親手提拔的陸戰隊高階將領,都不會為了這些事情讓他下不了臺。
還好,龐躍龍等陸戰隊將領確實很給牧浩洋麵子。
即便如此,牧浩洋也為此事忙了足足兩年。
站在他這個層面上,除了考慮軍隊內部矛盾之外,還得考慮軍事建設對經濟展形成的影響,也就得跟國家領導人打交道,在儘量為軍隊爭取利益的同時,還得服從國家的經濟戰略大方針。
說得簡單一點,軍事建設不能拖累經濟建設。
要知道,在全球性自然災害時期過去之後,經濟建設絕對是重中之重,幾乎所有國家都迎來了迸式的恢復增長期。雖然所有人都知道,中國與美國的矛盾不可調和,兩個級大國遲早會面對面的幹上一場,第三次世界大戰在所難免,但是在戰爭真正降臨之前,經濟建設依然是重點。沒有足夠強大的經濟基礎,就無法支撐起足夠強大的軍事力量。如果哪個國家盲目展軍備,就算能夠製造出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也不可能在未來的全面戰爭中取勝。
能夠說,這也是最讓牧浩洋頭痛的問題。
很多時候,在他好不容易說服了各軍兵種的將領,就軍費分配達成一致意見之後,卻得不到黎平寇與黃瀚林的支援,不得不硬著頭皮砍掉一些裝備專案,然後再去跟各軍兵種將領扯皮。
說得間接一些,這兩年裡,牧浩洋就是風箱裡的耗子,兩頭受氣。
在軍人眼裡,他已經不是當初那個驍勇善戰的統帥,而是一個學會了像政客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