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當然,這只是理論計算值。

因為在價值觀、文化理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異,中國更需要的是海外市場,而不是海外產地,所以在中國總人口為十三億的情況下,大概需要兩倍於此的海外市場,即以中國為的地區經濟體的人口總規模應該在四十億左右。

這樣一來,印度就顯得極為關鍵了。

現在來看中國在第一次印度洋戰爭之後的對印政策就能現,除了進行戰略遏制,中國還在積極拓展印度市場,在經濟層面上沒有打壓印度,反而建立起了較為密切的關係。到二零三四年,印度已經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即便以地區為準,印度也是僅次於東南亞。

更重要的是,在過去的十多年裡,中國一直在積極扶持印度。

比如在二零二七年到二零三四年間,中國為印度提供了一萬四千億元人民幣貸款,幫助印度修建學校、醫院、水淨化廠等公共基礎設施,還有近萬名志願人員前往印度偏遠地區支教與行醫。

根據印度官方公佈的統計資料,到二零三四年,印度的文盲率為百分之四十二,比第一次印度洋戰爭前降低了二十一個百分點,相當於近三億印度人在這十年裡脫盲,意味著更多的兒童獲得了學習機會。

文化提高後,印度的經濟也隨同高展。

可以說,在第一次印度洋戰爭之前,印度一直沒能取代中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嚴重缺乏產業工人,而產業工人最低的門檻就是必須能讀會寫,因為只要能夠讀識字,就能掌握最基本的勞動技能。

到二零三四年,印度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初級工業產品出口國。

事實上,在二零三一年左右,印度就越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初級工業國。

只不過,到這個時候,中國已經不是紡織、製衣、製鞋、日化、工業零部件等初級工業產品出口國了,而是淨進口國,印度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主要對手是同地區的巴基斯坦與孟加拉國、東南亞國家、南美洲的巴西與阿根廷、非洲的埃及與坦尚尼亞等國,而中國則是印度的第一大工業產品進口國。

在當時,在中國市場上,幾乎隨處可見“印度製造”。

可以說,正是因為印度提供了足夠多的初級工業產品,中國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產業結構調整,讓數量眾多的民營企業能夠在印度市場完成了資本積累,獲得了與西方企業在高階領域競爭的資本。

別忘了,印度不但把大量初級工業產品銷售給中國,也從中國進口大量高階產品。

從某種意義上講,正在成開拓了印度市場,中國才在二零三五年獲得了擊敗日本的經濟實力。

可以說,在二零三五年之前,中國與日本已經在印度“開戰”。

雙方爭奪的,正是擁有十七億消費者的印度市場。

根據中國官方統計資料,到二零三四年底,中國企業在印度的總投資已經過五萬億元人民幣,佔印度海外總投資的百分之三十七,比排第二位的日本高出了十三個百分點,比美國高出了二十四個百分點。這些投資中,百分之八十七民營企業,而且主要是七個民營集團。

鉅額投資,反過來又推動了中國的印度戰略,即在遏制的同時,積極扶持印度。

從國家安全戰略上講,只要中國在印度的經濟體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印度就不會對中國構成威脅。原因很簡單,只要掌握了印度的經濟命脈,任何一名印度領導人在考慮對華關係的時候,都得考慮本國經濟受到的影響,與此息息相關的數千萬產業工人,以及更多的平民百姓。

只是,這種“經濟入侵”戰略需要足夠多的時間。

雖然在對日戰爭結束後,扶桑成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以及兩岸統一,“大中國”在印度的投資佔到了印度引進海外資本的百分之六十五,遠遠過西方國家集團,但是與印度國內龐大的民營資本相比,所佔比例仍然很低。在一些至關重要的行業,中資企業的佔有率並不高。

不出意外的話,至少還要十年到二十年,中國才能控制印度的經濟命脈。

問題是,現在出了意外。

印度對中國的重要性,美國當局也非常清楚,不然美國總統不會在二零三八年冒著被彈劾的危險,提出《糧食限購》。

鬧到八月底,在美國聯邦檢察院準備向最高院遞交訴狀的前一天,白宮撤回了遞交給國會的《糧食限購》。因為總統提交的案還沒有經過國會審批,沒有正式生效,所以聯邦檢察院撤消了控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