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部分(2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事實上,到這個時候,J…31與J…33量產已經不是問題了。

只是為了保險起見,廠方還是得等到軍方試飛完成之後,才會安排量產,因為在軍方試飛中有可能遇到問題,廠方必須在量產之前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拿到軍方的訂單,也才能正式量產。

緊接著,陸軍的“未來地面戰平臺”也完成了軍方驗收。

在長達大半年的驗收工作中,五種平臺都經受住了最為嚴酷的考驗,比如在塔里木盆地的高溫行軍測試中,反裝甲平臺的最大無故障行軍里程達到了四萬七千六百五十三公里,比陸軍的要求高出了接近百分之六十。在青藏高原無人區的極端低溫高原環境下,五種平臺的低溫啟動效能都遠遠過了陸軍提出的要求。當時,陸軍還提高了極限測試,即在沒有潤滑液與製冷液的情況下,能夠正常執行多久,而最佳結果是行軍一千三百多公里,最差的也過了八百公里。

當然,也不是沒有問題。

在火力效能測試中,北方重工研製的三十五毫米線圈電磁炮在高溫環境下,沒有能夠達到陸軍提出的射要求,主要就是電磁炮的冷卻系統餘量太小。此外在穿甲能力測試中,也沒能達到陸軍的要求,主要是北方重工開的新式穿甲彈的外彈道不夠穩定,降低了穿甲能力。

總體來說,五種平臺均已達到陸軍的要求。

年底,陸軍向總參謀部提交了採購申請,即先量產反裝甲型與多用途型,在二零四四年六月份量產火力支援型與防空型,工程型則在二零四四年底量產,確保能在二零四五年之前裝備兩個主力集團軍。

這就意味著,陸軍在二零四四年的裝備費用將高達三萬億元。

顯然,這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要知道,在陸軍之前,空軍與海軍已經提交了採購申請,在二零四四年的裝備費用分別為一萬七千億與二萬一千億元。這還沒有算上陸戰隊的裝備採購計劃,就接近七萬億元,把陸戰隊的算上,恐怕離八萬億也不遠了。在二零四零年,軍費總開支也就這麼多。如果把其他方面的開支算上,那麼二零四四年的軍費肯定會突破十三萬億元,比二零四零年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三。

牧浩洋的工作,就是想方設法的為軍方搞到這筆開支。

可問題是,現在已經不是二零四二年了。

年中的換屆選舉中,黃瀚林順利當選國家元,杜小蕾則出任國務院總理,鍾盛林出任國家副元,萬宏濤出任常務副總理,黎平寇沒有退休,而是以軍事統帥的身份繼續在中央任職。

當然,牧浩洋也順利成為了總參謀長。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幾年後,牧浩洋才知道,當時為了保他出任總參謀長,黎平寇向黃瀚林妥協,沒有堅持讓鍾盛林出任國務院總理,而是換上了較為溫和的杜小蕾,而作為副元,鍾盛林基本上沒有實權。如果不是牧浩洋出任總參謀長的話,那麼就是母祁鐵。以當時的情況,不管是黎平寇、還是騰耀輝,都不會支援母祁鐵,因為在戰爭即將爆的情況下,母祁鐵沒有統領全軍的能耐。

作為政治交易,萬宏濤出任常務副總理,也算是一個解脫。

要知道,如果他繼續擔任國防部長,牧浩洋的日子肯定不好過。

讓牧浩洋稍感欣慰的是,黃瀚林並不軟弱,而且與黎平寇有相似的從政經歷,因此在處理軍隊事務的時候比較理智。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比較好說話。

當然,這也與黎平寇的影響有關。

作為新上任的國家元,黃瀚林在軍隊裡缺乏影響力,黎平寇又是軍事統帥,所以在處理軍隊事務的時候,黃瀚林肯定會偏向于軍隊,而不是處處跟軍隊做對,以此來博取軍方的好感。

趕在元旦假期前,牧浩洋帶著二零四四到二零四五財年度軍費預算報告去了元府。

“需要這麼多?”

“這還是保守估計。”牧浩洋說的是實話,因為他知道,在軍費問題上耍客氣,受傷害的是軍隊。“陸軍只計劃為兩個集團軍換裝,空軍也把戰鬥機採購量壓縮到了四百架,海軍還推遲了大部分戰艦的建造進度。如果完全按照二零三八年制定的裝備規劃進行,僅裝備預算就需要十萬億元。”

“這麼說,軍隊還挺客氣的。”

牧浩洋勉強笑了笑,知道黃瀚林在開玩笑。

“你跟總理商量了嗎?”

“我覺得,總理那邊應該沒問題,關鍵在全體代表大會。”

黃瀚林點了點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