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促成印度加快軍備建設度的主要原因。
一月底,杜小蕾再次飛往新德里。
這次,她不是去與印度總理談判。用黃瀚林的話來說,總理是去給印度下達最後通牒。T!~!
..
第六十四章 千鈞一髮
第五十六章創新之舉
在二零四一年,全球各國的主要軍備專案中,最受關注的就是中國陸軍的“未來地面戰平臺”。原因很簡單,這是全球第一個真正進入了軍方訂購目錄的地面綜合平臺專案,也是中國陸軍在將近三十年的時間內,開出的第一個綜合性軍備專案,甚至可以說得上是第一個大型軍備專案。
該專案完全實現的話,總花費將在十五萬億元以上。
毫無疑問,這是當時中國、甚至是全球最大的軍備專案。與之相比,J…31/J…33專案的總預算也只有十二萬億元,而美國的專案的總預算為二萬四千億美元,即便是預計建造十艘的C3航母專案的總預算也只有六萬億元,而美國的“美國”級級航母的總預算僅為二萬二千億美元。
不可否認,J…31/J…33也很有吸引力,特別是在專案的襯托下,把中美軍備競賽提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上。在陸軍方面,美國卻沒有能夠與“未來地面戰平臺”匹敵的綜合性專案。準確的說,美國陸軍的綜合作戰平臺專案進展遲緩,研製費用嚴重標,一度面臨下馬威脅。
當然,“未來地面戰平臺”的順利推進,也使美國陸軍獲益匪淺。
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中國陸軍的“未來地面戰平臺”專案刺激了美國,讓美國國會沒有砍掉美國陸軍的類似專案。
二零四一年底,“未來地面戰平臺”取得了第一個重大進展:基礎平臺定型。
前面已經提到,陸軍在招標的時候就明確要求,儘可能的採用綜合電力系統,底盤最好是純電力驅動。
對參與競標的三家公司,即中國北方重型工業集團、中國南方機械工業集團與衡泰重型工業機械集團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關鍵不是沒有合適的電動機,而是純電力驅動帶來的能量儲備問題。
要知道,這意味著,底盤裡沒有內燃機,而是由蓄電池為電動機供電。
三家公司中,前兩家為國營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兩家重型工業集團,衡泰集團則是國內最大的民營重型工業集團。
因為陸軍沒有定死標準,還有商量餘地,所以北方重工與南方機械都在初始方案中,採用了燃電混合動力系統,即由燃氣輪機驅動電機,並且單獨安裝一套為電磁炮供電的蓄電系統。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不失為較為合理的解決方案。
只是存在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即底盤重量嚴重標。
在不安裝裝甲的情況下,北方重工的設計方案重達二十八噸,南方機械的則達到了驚人的三十二噸。這就意味著,如果安裝上裝甲,兩者的重量都將突破四十五噸,再加上作戰模組,反裝甲型的戰鬥重量很有可能突破六十噸。如果需要提高防護標準,則突破七十噸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顯然,陸軍肯定不會接受一輛重達七十噸的主戰坦克。
要知道,空軍主力運輸機的極限運載能力也只有七十噸出頭,而陸軍主戰坦克的戰鬥重量最多隻能達到六十五噸,最好能夠控制在五十五噸以內,才能保證用一架運輸機運送一輛坦克的全部裝備。
事實上,即便是五十五噸也過了陸軍的要求。
原因很簡單,現在搞的只是基礎型號,在裝備部隊的時候,肯定會提供配套的披掛式反應裝甲,因此必須留出四到五噸的餘量,確保在披掛反應裝甲之後,主戰坦克的機動效能不至於嚴重降低。
按照陸軍提出的指標,五十五噸是上限,最好能控制在五十噸以內。
顯然,北方重工與南方機械的方案不可能控制在五十五噸以內。
與兩家國營企業相比,衡泰集團把重點放在了動力系統、或者說是電力儲備系統上,即以攻克純電力驅動技術難關為主。
受此影響,衡泰集團的研製進度最慢,只是也最受陸軍關注。
要知道,衡泰集團是國內最大的電力裝置與蓄電裝置製造商,其生產的高效能蓄電池已經廣泛應用在了電動汽車、電動飛機、電動遊艇上,還為海軍開出了潛艇用的高效能蓄電模組。
陸軍出招標的時候,衡泰集團已經制造出質能密度高達每千克四百伏安時的高效能燃料電池,相當於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