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3 / 4)

小說:落架的鳳凰 作者:江暖

儡,因此不能服眾。公元400年,西面的敦煌太守漢族李又脫離北涼建立西涼。至此,後涼一分為三。這樣,小小的涼州地面上,就同時出現了六個國家。在今天看來簡直匪夷所思,有些搞笑,但在十六國的後期卻是歷史的真實。這六個國家分別是都於姑臧的呂氏後涼(氐族,甘肅中部)、都於苑川的乞伏氏的西秦(隴西鮮卑,甘肅南部)、都於西平(今青海省西寧市)的禿髮氏的南涼(河西鮮卑,甘肅西部及青海東北部)、都於張掖的沮渠氏的北涼(匈奴族,甘肅中西部)、都於敦煌的李氏的西涼(漢族,甘肅西部)和都於長安的姚氏的後秦(羌族,甘肅東部及關中西部)。

北涼皇帝段業雖是沮渠兄弟所立,但卻十分忌憚沮渠兄弟的威名,時刻提防他們。沮渠蒙遜看出此人不足與謀,知難相容,決定取而代之。但時機不到,雖焦慮不安,也只得深自韜晦。沮渠蒙遜“博涉經史,頗曉天文,雄傑有英略”。為人陰險狡詐,善弄權術。段業任命的張掖太守馬權有勇有謀,與蒙遜爭權。他就在段業面前說些馬權的壞話,段業果然昏聵,反殺了馬權,等於斬了自己的手臂,也為沮渠蒙遜排除掉一個障礙。

沮渠蒙遜深知以一己之力,難於推翻段業,於是就想與沮渠男成聯手,他對沮渠男成說:“段業昏暗庸碌,夠不上做君主的資格,我想除掉他,推兄長為君,意下如何?”沮渠男成不但不響應,反而責備他說:“段業本是孤客,靠著我們兄弟,才得以為君,也方能如魚得水。人家信賴我們,我們卻要背叛人家,這明智嗎?”沮渠蒙遜沒有得到支援,又怕沮渠男成洩漏了訊息,為了幹掉段業,他不惜犧牲兄長的性命,竟使出一計毒招!公元401年4月(東晉隆安五年),他邀約沮渠男成同去蘭門山祭祖,卻又密告段業說:男成準備發動叛亂,他如果請求祭告蘭門山,事情就確鑿無疑了。

。←虹←橋書←吧←

第46節:北涼雄主(2)

以此奸計誘使段業殺掉男成。

果然,沮渠男成那天向段業提出祭拜之事,正如沮渠蒙遜所言,段業不由不信。就派人抓了男成,命他自殺。男成哈哈大笑,說:“沮渠蒙遜先前曾勸我謀反,因顧忌兄弟情誼,我沒有告發。如今又因為我在,擔心部眾不聽他的,才約我祭山,反誣我謀反,他這是想借刀殺人,大王不可上當。大王不如將計就計,假說我已被處死,他勢必反叛,那時我再奉大王之命討伐,就可以無往不勝了。”但段業那裡聽得進去,只認為是巧言強辯,不容再言,令左右推出斬了。

沮渠蒙遜借段業之手殺死男成的陰謀得逞,非常高興,反而到部眾面前痛哭流涕,哀慼至極,反誣段業殘害忠良,宣言要為男成報仇。男成平時深得部眾擁護,部眾的怒火被他的激憤所點燃,都願跟隨蒙遜討伐段業,不少匈奴人、羌人也起兵響應。公元401年5月,沮渠蒙遜攻入張掖,斬殺了段業,自立為北涼之主。

北涼是十六國中轄區最小的一個,只據有甘肅中西部,方圓不過幾百里地。周圍群雄並起,小國林立,互相殺伐。相傳富庶的河西走廊就因為連年內戰,鳥獸也因為找不到吃的,而大批死亡。可見形勢極為險峻,立國不易,保國更難。

好在沮渠蒙遜很重視發展漢族文化,曾多次旨令大臣,招賢納士,廣獻治國之策。

永嘉之亂後,晉室東渡,中原士族大批南遷,但也有大批士族向西遷徙,到相對安定的秦、雍一代居留,所以河西地區聚集了大批中原漢族學者,涼州更是“號為多士”。陳寅恪先生《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指出:“西晉永嘉之亂,中原魏晉以降之文化轉移儲存於涼州一隅,至北魏取涼州,而河西文化遂屬於魏。其後北魏孝文、宣武兩代所制定之典章制度遂深受其影響,故此(北)魏(北)齊之源,其中亦有河西之一支派,斯則前人所未深措意,而今日不可不詳論者。”北涼朝廷一時人才濟濟,沮渠蒙遜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對外先遣使奉貢於後秦,繼又納款於南涼,爭取儘可能多的和平發展環境。對內則勵精圖治,勸導農桑。鼓勵農民專力田畝,不誤農時,一時境內大治。

亂世出英雄亂世也出草寇,十六國時代就是一個崇尚武力和鐵腕的時代,是一個英雄與草寇並出的時代。加之他匈奴人的性格,天生好鬥。經數年的休養生息,國力略有增強,就開始摩拳擦掌,心內癢癢,輕啟戰端,向外擴張。

他先結交南涼,向禿髮氏稱臣,一起進攻後秦。而後,又與南涼反目,被禿髮氏打得大敗,只得送質求和。其後,又附後秦,攻打禿髮辱檀的南涼,竟然佔據了姑臧(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