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2 / 4)

小說:美軍海外征戰記 作者:風雅頌

上。縱橫交錯地佈滿了鐵絲網,把美、法軍隊和德軍分開。儘管雙方的大炮每隔幾個鐘頭發射一定數量的炮彈,但雙方好像約好的一樣,打炮時都避免給對方造成傷亡。這些厭倦戰爭計程車兵,不希望再互相殘殺了。

不僅如此,美國大兵們還奉上峰指示,儘可能久地避免製造麻煩,嚴禁他們從戰壕超過無人區的第一道鐵絲網去進行突襲。

然而,這一命令卻沒有及時下達給剛調進該防區的美軍炮兵,炮手們殺敵心切,在地圖上圈出了敵人的位置和地形後,架起大炮,對著目標就是一頓猛轟。

這次炮擊打得德國人措手不及,惱羞成怒,隨後,他們得知這是初來乍到的美國人乾的事,便立即採取了報復措施。

馬歇爾正為此事而來。沒等他的車拐進法軍指揮部的大門,法軍參謀部成員亨利·博爾多將軍便急匆匆地迎了出來。

“你聽說了嗎?”他用法語喊道,“第一批美國人被打死了。”

在這位將軍的陪同下,馬歇爾馬上開車來到了美國步兵旅旅部。他在那裡瞭解到,大約清晨4時,德軍炮兵對準美軍一個炮兵群的防禦樞紐密集射擊,造成3名美國兵死亡,12名以上受傷。就在馬歇爾瞭解情況時,旅部報務員截獲了德國政府的每日無線電公報。公報中有這樣一段內容:在對萊茵—馬恩運河以北美軍防區一次成功的襲擊中,14名北美人被俘。

他們這才認識到,這不止是一次炮兵彈幕射擊,更是一次敵軍反擊美軍的行動。在馬歇爾的建議下,他和法國將軍決定出發,把已經發生的事情查清楚。他們把汽車停放在團部,穿過錯綜複雜的交通壕進入美軍陣地。在爬過一堆倒塌了的戰壕和德軍炮擊的彈坑之後,他們很快到了被敵人用爆破筒炸開的一個鐵絲網工事缺口處。在無人區的另一邊,有一條窄路通往後面,德軍襲擊得手後便從那裡撤回他們自己的戰壕。

在戰壕正面的另一個缺口處,戰鬥的痕跡猶存,這次戰爭中首先陣亡的3個美國人—下士格雷沙姆、列兵思賴特和海的屍體,剛剛從他們倒下的地方抬走,其中一個人的喉嚨被割斷了。

看到穿著美國步兵軍服躺在泥地上的3名陣亡美國士兵屍體,似乎使博爾多將軍第一次瞭解到,美國人確實正在法國土地上戰鬥,他兩眼含淚,神情十分激動。他們穿過戰壕爬回團部後,馬歇爾知道,法、美軍隊之間的關係已經發生了變化。分別時,博爾多將軍緊緊地擁抱了他。

第一批陣亡將士的名單傳回國後,極大地激發起美國人民的參戰情緒。同時,威爾遜政府動員眾多演說家、作家、藝術家、演員和學者,進行了美國曆史上最龐大的宣傳活動。德軍被描繪成吃人不吐骨頭的魔鬼,是企圖掠奪歐洲並將統治擴及西半球的敵人。後來,這股反德情緒擴充套件到所有的德國事物和德國人身上,一時間,許多州禁止教授德語和用德語做禮拜,德國泡菜改名為“自由泡菜”,德國風疹改名為“自由風疹”,更有意思的是辛辛那提規定酒吧間的小吃部停止供應德國風味的椒鹽捲餅。

此時,魯登道夫已入主德國總參謀部多時。作為一個早已功成名就的戰略家,魯登道夫當然知道美國參戰以及席捲全美的戰爭熱潮對德國意味著什麼。因此,他力爭在美國運夠充足的兵力之前,結束在歐洲的戰事。恰好此時俄國列寧領導的布林什維克黨取得了政權,宣佈退出戰爭,使得德國有可能把主要兵力由東向西作大幅度調整,在俄國僅留下幾個師,監督把從烏克蘭掠奪來的穀物,源源不斷地運往德國。

德國最高統帥部越來越清楚地看到,取得勝利的唯一希望是在1918年發動一場速戰速決的陸戰,如錯過這一年,美國人的參戰勢必會影響戰爭程序。

陸戰隊鏖戰貝萊奧森林 遠征軍馬恩河大顯身手(2)

1918年,面對德國人即將發動的強大攻勢,協約國首腦迫切希望美國增派更多士兵。但從1917年12月到1918年1月,他們眼睜睜地看著37個師還在美國本土組建和訓練,同時又仔細研究了美國遠征軍的派遣計劃,他們對眼前的狀況頗感不安。

協約國擔心美國是否有能力裝備和運送一支獨立的野戰軍隊,還懷疑美軍指揮官和參謀人員是否有能力組織和指揮這樣一支部隊去抗擊身經百戰的德國人。實際上,協約國是想把美國部隊分別編入法國和英國的現有軍隊編制之中。

在同美國談判混編要求之時,協約國手中擁有一些強有力的“本錢”,這就是英國擁有的航運能力和法國擁有的各種裝備。

英法兩國之所以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