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局勢動盪的時候,處於後來者位置上的新興強國才有機會取代老牌帝國。事實上,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國際局勢都動盪不安,老牌帝國極力維穩,而新興強國則極力打破局面,創造機會。
CNN的報道即表達了美國當局對顏靖宇訪歐的擔憂,又傳達了美國的意圖。
作為老牌帝國,美國自然不希望國際局勢出現動盪。
在做相關報道的時候,CNN就一再提到,歐盟實際上也是“老牌帝國”,不管是與美國關係密切的英國、還是積極擺脫美國影響的法德意等國,實際上都是當前國際局勢的既的利益國,只是獲得的利益多少不同而已。按照這個邏輯,如果國際局勢動盪起來,並且最終徹底洗牌,歐盟也別想從中獲得好處。
問題就在這裡,歐盟是當前國際局勢的既得利益者嗎?
也許應該話換個問法,即歐盟獲得的利益與其付出的代價相當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歐盟就沒有理由與美國一道維持當前的國際局勢。
事實上,答案就是否定的。別說早就對美國心存不滿的法德意等“大陸國家”,就連與美國關係密切的英國也認為沒有獲得相應的好處,不然福克蘭群島就不會丟失,而且事隔10多年還沒有收回來。
如果不是既得利益者,歐盟有理由維護現在的國際局勢嗎?
答案顯然是肯定的,如果無法從新的國際秩序中獲得更多的好處,或者在重新洗牌的過程中將付出過於高昂的代價,歐盟就沒有理由站在共和國這邊。
也就是說,共和國要想拉攏歐盟,就得讓歐盟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