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都認為顏靖宇上任之後遲遲沒有對歐盟主要成員國進行正式訪問,就是因為找不到新的利益共同點,也就沒有理由對歐洲國家進行正式訪問。不管怎麼說,對日理萬機的國家元首來說,不可能沒事找事的去訪問其他國家,而且其他國家也不見得願意搭理。
反過來說,顏靖宇決定在10月21日到11月18日期間正式訪問歐盟9國,證明共和國與歐盟已經有了新的利益共同點,至少共和國當局已經找到了新的利益共同點。
外交訪問不是談戀愛,需要驚喜,因此肯定會提前發出外交照會,安排訪問日程。
也就是說,在顏靖宇離開北京之前,共和國外交部的工作人員就會帶著訪問日程安排前往將要訪問的國家,並且與該國外交部門、安全部門一道安排訪問活動。如此一來,外交訪問基本上沒有秘密可言。從時間上計算,最遲不過10月15日,共和國的外交官員就得與法國當局交涉。因為共和國國家元首對外事訪問的安全保障要求非常高,不但有專門的安全保障人員,還會要求對所有預定訪問地點、以及備用訪問安排做足安全工作,所以共和國當局應該提前半個月做準備。也就是說,在元首府公佈訊息之前,共和國當局就已經在與顏靖宇歐洲9國之行訪問的第一國家,即法國政府進行合作。
正是如此,10月11日熱鬧過後,新聞記者全都湧向了巴黎。
12日上午,法國外交部公佈了顏靖宇即將到訪的訊息。雖然在法國外交部公佈的訊息中,共和國當局是在10月10日,也就是正式宣佈前24小時才聯絡法國,並且由共和國駐法使領館的安全人員負責前期安全工作,但是用幾家美國電視臺的話來說,法國當局這麼做只是為了讓自己更有面子。要知道,按照慣例,如果美國總統要訪問法國,並且計劃在法國呆上兩三天,去好幾個地方,美國白宮的特勤隊就會提前1個月派人前往法國,對計劃訪問的地區進行現場考察,制訂安全保衛計劃與突發事件應急計劃,在此期間,肯定需要法國安全部門提供幫助。雖然顏靖宇不是美國總統,但是作為共和國元首,其影響力絕對不在美國總統之下。如果顏靖宇在巴黎有個三長兩短,就演算法國當局有再多的理由,也不可能挽回因此造成的損失。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德大公在貝爾格萊德遇刺而爆發的!
不管怎麼說,顏靖宇決定正式訪問歐盟9國,絕對是件大事。
對於真正關心國際局勢,特別是中歐局勢的人來說,更應該關注的是顏靖宇訪問歐盟的原因,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共和國與歐盟是不是擁有了新的利益共同點。
事實上,這也正是幾家“專業”電視臺的重點報道內容。
11日夜間,半島電視臺就在報道中提到,共和國與歐盟的關係很有可能在顏靖宇到訪期間取得突破性進展。而判斷的依據非常簡單,那就是歐盟主要成員國的國家領導人會不會在幾個月內密集回訪。如果是的話,足以證明顏靖宇在訪問歐盟期間,向歐盟主要成員國的領導人提出了促進中歐關係發展的積極建議,而且得到了歐盟國家領導人的認可與支援。如果不是的話,就證明由共和國發起的這輪外交行動以失敗收場。
雖然半島電視臺沒有做太多的猜測,但是從這則報道中能夠看出兩個問題。一是此輪外交行動是由共和國發起的,而不是由歐盟發起的。二是共和國當局肯定找到了解決中歐矛盾的辦法,不然不會一下訪問這麼多歐洲國家。
到這一步,到底是什麼辦法已經不重要了。
對一個超級六國,以及一個有能力成為超級大國的世界頭號地區性國家組織來說,絕對不缺乏共同利益,也不缺乏推動雙邊關係正常發展的動力,缺少的只是契機,即讓雙方都能接受的動因。相對而言,共和國積極採取外交行動,主動向歐盟丟擲橄欖枝,而且是由對外態度一向強硬的顏靖宇親自出馬,更加值得重視。
正是如此,CNN從一開始點認為,共和國當局在進行外交冒險。
10月12日(北京時間,美國東部時間是11日),CNN在做第一次全時段重點報道的時候就提到,顏靖宇先在國內頻繁召開高層會議,然後向伊拉克與敘利亞提供軍事援助,緊接著高調訪問歐盟9國,參加合作發展研討會,足以證明共和國當局正在用實際行動改變當前的國際局勢,製造不穩定因素。
要知道,只有在國際局勢不穩定的時候,才會出現變動。
如果國際局勢波瀾不驚,哪怕共和國有最強大的實力,也不可能壓倒美國。只有